WFU

2017/07/24

《新美女與野獸》神話愛情猶如清泉明鏡般透瑩


出自法國相當著名的童話故事,以及後來迪士尼工作室的改編電影而聲名大噪,《美女與野獸(La Belle et la Bête)》已成為家喻戶曉的床邊故事。迪士尼版本的《美女與野獸(Beauty and the Beast)》是現今人們最熟悉的劇情,卻在經過改編後遺失/新增不少故事原型的元素和樣貌,法國劇組重編的《新美女與野獸(La Belle et la Bête)》則還原了大部分的內容,並以其故事出現的橋段延伸了歐洲神話和傳說。這種暗示手法不只傳達了神話傳說帶給電影的意象,也透漏著愛情透明化的特質。


原型故事中的少女與野獸
《美女與野獸》最早也最確立的來源自於法國小說家珍妮瑪莉勒普蘭斯德博蒙(Jeanne-Marie Le Prince de Beaumont),她於1757年將此故事刊登兒童雜誌(Le Magasin des enfants)。珍妮的故事最初是為了教導小孩們十八世紀的社會禮儀,後來大多數人相信故事經過改編後是為了安撫當時出嫁給年長男人的少女。《美女與野獸》的故事概念取自希臘神話的《丘比特與賽姬(Cupid and Psyche)》,邱比特愛上美麗的賽姬因此娶她為妻,他讓賽姬住在美麗的宮殿,可是賽姬被告知無法看見邱比特的真面目。《美女與野獸》故事中的商人有三個兒子和三個女兒,大女兒和二女兒愛慕虛榮,小女兒貝兒(Belle,法語為「漂亮」)的美貌和品德出眾,因此蒙受父親和三位哥哥的愛戴。《新美女與野獸》採用了同樣的背景說故事,所以安狄度索里亞(Andre Dussollier)飾演的商人跟原故事一樣遭人背叛流浪到古堡,在古堡吃飽穿暖還拿了大量的禮物,卻因為一朵玫瑰花被文森卡索(Vincent Cassel)飾演的野獸威脅。


有趣的是,原故事的野獸直接要求商人用女兒來交換,迪士尼的《美女與野獸》和《新美女與野獸》的野獸卻只提出一條命扣押在城堡,而兩部電影的貝兒都自願用自己換取父親的命,強調貝兒的善良和對父親的關懷與愛。此外,原故事的貝兒住進城堡後,不斷夢見野獸身為王子的真身,認爲王子也是被野獸關在古堡裏,而開始在古堡中尋找王子。《新美女與野獸》中蕾雅瑟杜(Lea Seydoux)所飾演的貝兒則是因為好奇心而自行探索古堡,加強野獸給予貝兒自由的「慷慨」和貝兒單純的冒險精神。相比迪士尼的貝兒是以書籍來建立品行和禮德,《新美女與野獸》採用的是女性靠著自身的經驗和直覺來體悟現實。


典故:療癒病痛的清泉,映照魔法的鏡子
《新美女與野獸》的古堡裡有一座神泉,只要飲用或擦拭它就能治療傷口或疾病。神泉的概念也在希臘神話中出現不少次,例如:特洛伊戰爭中的神將阿奇里斯(Achilles)在他小時候,他母親就把他浸入一條河裡,他身上浸泡過河水的部位都能刀箭不入。除此之外,希臘神話中的仙女(Nymph)中有一群與泉水相連的伊俄尼得斯(Ionides),據說她們的泉水能治療傷痛。而法國的露德小鎮(Lourdes)則因「擁有神奇力量的泉水」而出名,據說在 1858 年時,一位天真無邪的十四歲農家少女曾在山泉洞內看見聖母瑪利亞顯靈,有一次聖母顯靈時,祂叫少女在泉水中浸浴,從此之後,法國民間開始傳頌泉水的療效。《美女與野獸》原版本故事中的貝兒也差不多十四歲左右,映照著露德小鎮的民間傳說。

野獸不只有神泉,也有一面面反射他醜態的鏡子,貝兒則是在睡夢中透過一面面鏡子看見野獸的過去與悲劇。鏡子在西方亦與神話連結,猶太的民間傳說中只要將愛慕對象的名字在一面鏡子背面寫三遍,然後照在一對正在發情的狗,之後把這枚鏡子給意中人看,那人就會愛上鏡子的使用者。希臘神話中,蛇髮女妖美杜莎(Medusa)只要和人對上眼,對方立刻會變成石頭,美杜莎最後卻因為從鏡像中看見自己而石化;美男子那西塞斯(Narcissus)因為注視著水面上的倒影,愛上了自己而不肯離開水邊,最後成為一株水仙花。同樣的道理也在《哈利波特 - 神秘的魔法石(Harry Potter and the Sorcerer's Stone)》中出現過,哈利在學校發現了能反射出「內心」的意若思鏡(The Mirror of Erised),而意若思鏡的英文(Erised)倒過來念就變成「慾望(desire)」,哈利從鏡中看見了死去的父母即是自己最大的願望。童話故事《美女與野獸》中也出現過魔鏡,貝兒只要使用魔鏡就能看見自己的老家和親人。


神話故事所帶來的愛情面貌
電影中的場面壟罩在藍與紫等冷色系的色調下,除了強調冷酷神秘的處境外,也營造出虛無飄渺的夢幻感。而冷色系的使用更加凸顯了電影中所現的泉水和鏡像,加重晶瑩剔透的效果,也同時暗示觀眾玻璃般晶亮的氛圍也是一種脆弱和易碎。泉水的性質無形易變,貝兒和野獸的關係就像水的質地,透明直接看清對方,需要親手去塑形,卻也像水一樣不盛起來或打翻就會消失殆盡。鏡子則照出野獸的醜貌就如美杜紗看見自己的臉;鏡子看見美麗的倩影便中了愛情魔藥,如那西塞斯的沉迷和猶太傳說的手法。《新美女與野獸》的鏡面暗示貝兒和野獸不穩定的關係,照出現實層面且易碎,需要特別關注。



愛情在童話中的篤定與快速形成
在《新美女與野獸》中,野獸的前妻是伊芳卡特菲(Yvonne Catterfeld)所飾演的仙女/公主,野獸因誤殺愛人而遭森林之神詛咒。公主的身分符合希臘神話中與森林為生的仙女,野獸的箭矢如同邱比特的箭矢,能夠結束生命亦能產生愛情,在仙女的死亡之後是與貝兒的愛情。許多觀眾認為《新美女與野獸》的愛情進行得太快,看起來不真不誠。然而,許多童話中的公主和王子無一不一見鍾情定終生。而且《新美女與野獸》的細節也透露著貝兒是漸進式的被追求,而她知道得越多,表情越是溫柔,從她穿著的禮服就能看出端倪。

貝兒的第一套禮服是純白色,除了展現貝兒無知/天真的狀況外,也訴說她和野獸的感情就在白紙與婚約一線之差。第二套是綠色的禮服聯繫著貝兒與森林/公主的關係和相似處,貝兒盤起來的編織髮型,像極了交纏的樹枝和藤蔓,暗喻著她發現事件的不單純。第三套藍色禮服又應驗了泉水和鏡子的性質,也是野獸和貝兒的關係從脆弱轉為堅強的轉捩點。最後一套鮮紅色禮服既是「愛情」也是「見血」,紅色隱喻他倆愛情的盛開,卻也透露出愛情若不成立的後果即是死亡。


原版童話的野獸因為貝兒差點沒回到城堡而死亡,愛情常是童話故事中最後的解藥,所以貝兒到底愛不愛野獸?野獸的詛咒終究被迫除了,可是兩人並不在城堡廝守,而是在鄉下開了一間花店。貝兒從不貪財,只想要安穩的生活和親密的家人,野獸經詛咒後再也不屑任何財富,愛情卻是他心口那枚硃砂痣。貝兒代替父親進入城堡的方法是說出:甚於生命("More than anything in the world") 。仙女在死去前依然替野獸向森林之神求情;野獸為了救貝兒差點命喪於箭矢的刺殺;貝兒被森林之神的力量迫害時仍不忘請哥哥們救走野獸,在《新美女與野獸》中這是一種「甚於生命」的愛情,也是因為出現在魔幻般的童話中,才能被觀眾/讀者接受的太過快速、犧牲重重的愛情。結合童話與神話,《新美女與野獸》打造的場景澎湃華麗,意象和象徵也處處出現,愛情也更加快速篤定。


參考資料
〔1〕蕾拉.史密斯,《美夢成真:迪士尼經典動畫藝術(DREAMS COME TRUE: The Art of Disney's Classic Fairy Tales)》
〔2〕湯瑪斯.佛斯特 (Thomas C. Foster),《教你讀懂文學的27堂課(How to Read Literature Like a Professor)》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