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FU

2017/12/31

可可夜總會/Coco (2017) : I give you my blessing...


Miguel, I give you my blessing, to go home and never forget how much your family cares for you.
米高,我賜予你祝福,回到家,且永遠不要忘記你的家人有多在乎你。

- 可可夜總會/Coco (2017)


可可夜總會/Coco (2017) : Look, what I'm trying to say is...


Look, what I'm trying to say is... is that although you may never forgive him, you should NEVER forget him!
聽著,我的意思是...雖然你也許永遠無法原諒他,可是你也永不應該忘掉他。

- 可可夜總會/Coco (2017)


2017/12/30

再見馬文/Reinventing Marvin/Marvin ou la belle éducation (2017) : 我靠變成另一個人來拯救自己


我靠變成另一個人來拯救自己,變成另一個自己。

- 再見馬文/Reinventing Marvin/Marvin ou la belle éducation (2017) 


12天/12 Days/12 jours (2017) : 我覺得法律可能沒有要求我決定...


我覺得法律可能沒有要求我決定你可不可以自殺,那並無我的職責我在。

- 12天/12 Days/12 jours (2017)


白晝之夜/Bright Nights/Helle Nächte (2017) : Don't tell me what to do...


Don't tell me what to do, and quit shouting at me.
別命令我要做甚麼,還有別再吼我。

- 白晝之夜/Bright Nights/Helle Nächte (2017)


浪蕩沙灘/Beach Rats (2017) :Two girls can make out and it's hot...


Two girls can make out and it's hot, but when two guys make out, it's gay.
兩個女孩親熱感覺超辣,可是當兩個男生親熱就很沒情趣。

- 浪蕩沙灘/Beach Rats (2017) 


2017/12/25

浪跡伊斯坦堡/Djam (2017) : Not bow our heads...


Not bow our heads. We'll go on singing, making music. 
不要低頭,我們繼續吟唱,彈琴作樂。

- 浪跡伊斯坦堡/Djam (2017)


Djam的爸爸後面還有說「我們乘著船,四海為一家...」
以及「妳媽媽讓我成為了男子漢,是妳媽媽讓我成了有肩膀的男孩。」
都是很感人很有力的台詞,可惜我找不到英文譯文...只能憑藉當時看片的應象。


浪跡伊斯坦堡/Djam (2017) : When I met you, I was lost...


When I met you, I was lost. I don't know why I followed you. Now I do know why.
遇見你的時候,我很迷惘。我不知道我幹嘛跟著妳。現在我知道了。

- 浪跡伊斯坦堡/Djam (2017)


激情漩渦/A Worthy Companion (2017) : I lied for you to protect you...


I lied for you to protect you so I'm sorry you're fucking call anyone.
我為你撒了謊,為了保護你,所以我很抱歉,你他嗎的別想打電話。

- 激情漩渦/A Worthy Companion (2017)


青春寂光物語/Heartstone (2016) : Should I tell Beth that you like her?...


Kristján: Should I tell Beth that you like her?
要我去跟貝絲說你喜歡她嗎?

Þór: Do you think it will work?
這樣有用嗎?

- 青春寂光物語/Heartstone/Hjartasteinn (2016)


最感人的不是因為他愛他,而是他愛他卻還心甘情願幫他追女朋友。


花嬌男孩扮裝秀/Freak Show (2017) : You can call me a freak, ok...


You can call me a freak, ok, you're all freaks,too. Isn't it what being a teenager's all about?
你們儘管叫我怪胎,好吧,你們也全都是怪胎,這不就是當青少年都有的樣子嗎?

- 花嬌男孩扮裝秀/Freak Show (2017)


花嬌男孩扮裝秀/Freak Show (2017) : How do you want to be identified? Gay?...


Laverne Cox: How do you want to be identified? Gay? Straight? Transgender?
你要以甚麼身分競爭「后冠」?同志?直男?跨性別?

Billy Bloom: Gender Obliviator?
性別遺忘咒術師?

Bernard: Freak.
怪胎。

Billy Bloom: Well,I was going to reclaim it as my own anyway.
好吧,反正我正打算恢復這個身分,那就用它吧。

- 花嬌男孩扮裝秀/Freak Show (2017)


茉迪的彩色小屋/Maudie (2016) : It's always different. The whole of life...


A window. How I love a window. A bird, whizzin' by. Bumblebee. It's always different. The whole of life. The whole of life already framed. Right there.  
只要一扇窗,我多麼愛一扇窗裡的景象,一隻鳥飛速掠過,還有大黃蜂。一扇窗的景象總是千變萬化,它納入了整個生氣,整個生氣都被框住了,就在眼前。

- 茉迪的彩色小屋/Maudie (2016)


2017/12/07

愛的見習生/Novitiate (2017) : The church gave me my work, my community...


The church gave me my work, my community, even my identity. And now the church was trying to invalidate that, saying none of it matters. So my question is what is it that really does still matters.
教會給了我工作、社群,甚至給了我身分,現在教會卻說這一切都無效,說那些都不重要了。所以我要問,還有甚麼是真正重要的?

- 愛的見習生/Novitiate (2017)


多情動物/Endangered Species (2017) : 如果你採取任何行動...


如果你採取任何行動,只會讓我更難活下去。
(原文:法文)

-  多情動物/Endangered Species/Espèces menacées (2017)


愛情,別來無恙/Paths/Ein Weg (2017) : 從今以後無論好壞,一輩子相互扶持...


安德烈,你願意做馬汀的合法丈夫,從今以後無論好壞,一輩子相互扶持嗎?快說你願意!
(原文:德語)

- 愛情,別來無恙/Paths/Ein Weg (2017)


被竊取的故事/The Girl in the Book (2015) :I've been living in her shadow...


It's a beautiful character and c for fifteen years.
是個很美的角色,而我活在她的陰影下十五年了。

- 被竊取的故事/The Girl in the Book (2015) 


那年的私情話意/Being 17 (2016) :The anxiety man feels within by...


The anxiety man feels within by the absence of something pleasurable when present is what we call 'desire.'
當現在被我們稱之為「慾望」之時,焦躁的男人由愉悅之物的缺少而感處之深。

- 那年的私情話意/Being 17/Quand on a 17 ans (2016) 


2017/12/01

信則靈,不信則無


信則靈,不信則無。
Depending on whether you believe in that kind of thing or not.



張載 : 為天地立心...


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

To ordain conscience for Heaven and Earth; to secure life and fortune for the people; to continue the lost teachings of the past sages; to establish peace for all generations to come

---北宋  張載《橫渠四句》


2017/10/16

2017/10/15

【米奇拯救米妮大作戰Get a Horse!】by Mark Watters


完整影片:
http://cms.springboardplatform.com/embed_iframe/1707/video/894399/hick001/hi-check.com/5

The Fantastic Flying Books of Mr. Morris Lessmore


In a Heartbeat


芭蕾奇緣/Ballerina (2017) : I thought it was your dream to dance.


I thought it was your dream to dance.
我以為你的夢想是要跳舞。

- 芭蕾奇緣/Ballerina (2017)

這麼可愛玲瓏的動畫全台北只有三家戲院上映...這部法國動畫片的劇情軸或許不比迪士尼和夢工廠還多驚喜(畢竟公式套套都知道之後的發展),可是藝術感和取景卻沒有比兩巨頭差。就像《巴黎魅影(A Monster in Paris)》天真風趣的安排和笑點很引人入勝,人物設定的動作和姿態也很細緻優雅。這兩年我很欣賞/愛Elle Fanning和Dane DeHaan,難得《芭蕾奇緣(Ballerina)》收入了兩人自然卻很有戲的聲音,聽得好滿足!唯獨動畫裡的前任芭蕾女伶由Carly Rae Jepsen稚嫩年輕的聲音呈現,讓我覺得很跳tone...那位成熟優雅的角色應該找更穩重更有經驗的演員配音才合適(為何不學《酷寶:魔弦傳說(Kubo and the Two Strings)》一樣找Charlize Theron呢?!)


芭蕾奇緣/Ballerina (2017) : I hope that tomorrow you act with a little more dignity...


I hope that tomorrow you act with a little more dignity. Anyway, tonight was...A GOOD performance.
我希望明天你的行為會稍微端莊點,不管怎樣,今晚的...表演很好。

- 芭蕾奇緣/Ballerina (2017)


辣媽好孕到/Baby Bumps (2017) : 人生永遠會給你選擇的機會...


人生永遠會給你選擇的機會,這可以說是意外,或是一場精采的冒險。
(原文:法語)

- 辣媽好孕到/Baby Bumps (2017)


芬蘭湯姆/Tom of Finland (2017) : We are the children of beautiful mother nature...


We are the children of beautiful mother nature. We homos, fetishists, women and men, straight and gay. All yearning to love.
我們是美麗的大自然之子,我們是同性戀、戀物癖、男人與女人、同志與異性戀,全部渴望去愛。

- 芬蘭湯姆/Tom of Finland (2017)


瑪麗與魔女之花/Mary and The Witch's Flower (2017) : 我不能自己回去...


我不能自己回去,因為我們約好了要一起回去。

- 瑪麗與魔女之花/Mary and The Witch's Flower (2017)


醉生夢死/Thanatos, Drunk(2015) : 我也很想認真去愛一個人。


我也很想認真去愛一個人。

- 醉生夢死/Thanatos, Drunk(2015)


《醉‧生夢死》死亡與求生的人性輪迴 │完整劇情分析


【開場與攝影】
《醉‧生夢死》的鏡頭非常有趣,開場老鼠玩弄螞蟻找火柴時,導演只拍攝角色的手部而非臉部,讓觀眾在聽覺方面更加專注在角色對話。而下一幕,母子跳舞,媽媽說著醉話,兒子沉默摟著,聽著,銀幕上手持攝影晃動著。鏡頭隨著角色跳舞旋轉,時則背影,時則臉部特寫,銀幕看來令人感到漂泊。

而開場這幕母子的兩人舞蹈,原地踏步,空轉,暗喻著家庭牽絆綑綁。母親邊跳邊訴說女性苦痛與思念,將對於年紀、工作、丈夫、長子的情緒一一宣洩,呈現出一種無以名狀地悲愴感。而原先樓抱母親,沒有回嘴的兒子老鼠最後終於答覆:「我在這裡,你別再這樣,媽」。但,母親基於沉醉、酒醉、思念並無所回應,而兒子依舊沒有放手。這顯現出家庭親情的緊黏不可擺脫性。

母親買醉,是為了壓抑著哀愁、思念、控訴社會階級的不公平;兒子基於她是「母親」,這是我的「家」,所以去擁抱這位令他心煩的「女性」,而且不能逃離。

對於老鼠而言,因為他是「兒子」必須忍受你的碎念,他是「弟弟」必須忍受學歷成就不如哥哥的事實。明明陪在母親身旁的是自己,卻要接受「碎碎念」。

說難聽點,這就是家庭包袱。只要母親活著,老鼠便須終日面對,無法脫離。...詳全文



2017/09/12

《哈利波特》20 週年之哈迷票選 20 大時刻

一段波特迷看完後會感動泛淚的影片
即使從第一集開始過了二十年...依舊是alway~

中文翻譯自《哈利波特仙境》



原版影片自Bloomsbury Publishing


還有機會說再見/Before I Fall (2017) : Maybe for you there's a tomorrow...


Maybe for you there's a tomorrow. Maybe for *you*, there's 1,000 or 3,000, or 10... So much time, you can bathe in it. So much time, you can waste it. But for some of us, there's only today, and what you do today matters - in the moment, and maybe into infinity... But I didn't know any of that... Until right before I fell.
說不定對你來說,你還有明天。說不定對你們來說,還有一千個或三千個或一萬個明天...時間太多,你能待之如流水;時間太多,你能虛擲光陰。可是對我們某些人來說,只有今天,而且今天做的事會影響某一刻,或許會影響到永遠...可是我當時並不知道這些...直到我臨死之前。

- 還有機會說再見/Before I Fall (2017)


還有機會說再見/Before I Fall (2017) : One good thing...


One good thing, just follow one good thing and see where it leads you.
只要一件好事,你只要做一件好事看看會出現甚麼結果。

- 還有機會說再見/Before I Fall (2017)


還有機會說再見/Before I Fall (2017) : How is it possible to change so much and...


How is it possible to change so much and not be able to change anything at all?
怎麼可能做了這麼多改變後,還沒辦法改變任何事?

- 還有機會說再見/Before I Fall (2017)


還有機會說再見/Before I Fall (2017) : Only those who attempt the absurd...


Only those who attempt the absurd, achieve the impossible.
只有會做荒謬事的人能做到不可能的事。

- 還有機會說再見/Before I Fall (2017)


2017/08/25

敦克爾克大行動/Dunkirk (2017) : Men my age dictate this war...


Men my age dictate this war. Why should we be allowed to send our children to fight it?
我這年紀的人推動了這場戰爭,為什麼要送我們的孩子上戰場?

- 敦克爾克大行動/Dunkirk (2017)


2017/07/24

《新美女與野獸》神話愛情猶如清泉明鏡般透瑩


出自法國相當著名的童話故事,以及後來迪士尼工作室的改編電影而聲名大噪,《美女與野獸(La Belle et la Bête)》已成為家喻戶曉的床邊故事。迪士尼版本的《美女與野獸(Beauty and the Beast)》是現今人們最熟悉的劇情,卻在經過改編後遺失/新增不少故事原型的元素和樣貌,法國劇組重編的《新美女與野獸(La Belle et la Bête)》則還原了大部分的內容,並以其故事出現的橋段延伸了歐洲神話和傳說。這種暗示手法不只傳達了神話傳說帶給電影的意象,也透漏著愛情透明化的特質。


原型故事中的少女與野獸
《美女與野獸》最早也最確立的來源自於法國小說家珍妮瑪莉勒普蘭斯德博蒙(Jeanne-Marie Le Prince de Beaumont),她於1757年將此故事刊登兒童雜誌(Le Magasin des enfants)。珍妮的故事最初是為了教導小孩們十八世紀的社會禮儀,後來大多數人相信故事經過改編後是為了安撫當時出嫁給年長男人的少女。《美女與野獸》的故事概念取自希臘神話的《丘比特與賽姬(Cupid and Psyche)》,邱比特愛上美麗的賽姬因此娶她為妻,他讓賽姬住在美麗的宮殿,可是賽姬被告知無法看見邱比特的真面目。《美女與野獸》故事中的商人有三個兒子和三個女兒,大女兒和二女兒愛慕虛榮,小女兒貝兒(Belle,法語為「漂亮」)的美貌和品德出眾,因此蒙受父親和三位哥哥的愛戴。《新美女與野獸》採用了同樣的背景說故事,所以安狄度索里亞(Andre Dussollier)飾演的商人跟原故事一樣遭人背叛流浪到古堡,在古堡吃飽穿暖還拿了大量的禮物,卻因為一朵玫瑰花被文森卡索(Vincent Cassel)飾演的野獸威脅。


有趣的是,原故事的野獸直接要求商人用女兒來交換,迪士尼的《美女與野獸》和《新美女與野獸》的野獸卻只提出一條命扣押在城堡,而兩部電影的貝兒都自願用自己換取父親的命,強調貝兒的善良和對父親的關懷與愛。此外,原故事的貝兒住進城堡後,不斷夢見野獸身為王子的真身,認爲王子也是被野獸關在古堡裏,而開始在古堡中尋找王子。《新美女與野獸》中蕾雅瑟杜(Lea Seydoux)所飾演的貝兒則是因為好奇心而自行探索古堡,加強野獸給予貝兒自由的「慷慨」和貝兒單純的冒險精神。相比迪士尼的貝兒是以書籍來建立品行和禮德,《新美女與野獸》採用的是女性靠著自身的經驗和直覺來體悟現實。


典故:療癒病痛的清泉,映照魔法的鏡子
《新美女與野獸》的古堡裡有一座神泉,只要飲用或擦拭它就能治療傷口或疾病。神泉的概念也在希臘神話中出現不少次,例如:特洛伊戰爭中的神將阿奇里斯(Achilles)在他小時候,他母親就把他浸入一條河裡,他身上浸泡過河水的部位都能刀箭不入。除此之外,希臘神話中的仙女(Nymph)中有一群與泉水相連的伊俄尼得斯(Ionides),據說她們的泉水能治療傷痛。而法國的露德小鎮(Lourdes)則因「擁有神奇力量的泉水」而出名,據說在 1858 年時,一位天真無邪的十四歲農家少女曾在山泉洞內看見聖母瑪利亞顯靈,有一次聖母顯靈時,祂叫少女在泉水中浸浴,從此之後,法國民間開始傳頌泉水的療效。《美女與野獸》原版本故事中的貝兒也差不多十四歲左右,映照著露德小鎮的民間傳說。

野獸不只有神泉,也有一面面反射他醜態的鏡子,貝兒則是在睡夢中透過一面面鏡子看見野獸的過去與悲劇。鏡子在西方亦與神話連結,猶太的民間傳說中只要將愛慕對象的名字在一面鏡子背面寫三遍,然後照在一對正在發情的狗,之後把這枚鏡子給意中人看,那人就會愛上鏡子的使用者。希臘神話中,蛇髮女妖美杜莎(Medusa)只要和人對上眼,對方立刻會變成石頭,美杜莎最後卻因為從鏡像中看見自己而石化;美男子那西塞斯(Narcissus)因為注視著水面上的倒影,愛上了自己而不肯離開水邊,最後成為一株水仙花。同樣的道理也在《哈利波特 - 神秘的魔法石(Harry Potter and the Sorcerer's Stone)》中出現過,哈利在學校發現了能反射出「內心」的意若思鏡(The Mirror of Erised),而意若思鏡的英文(Erised)倒過來念就變成「慾望(desire)」,哈利從鏡中看見了死去的父母即是自己最大的願望。童話故事《美女與野獸》中也出現過魔鏡,貝兒只要使用魔鏡就能看見自己的老家和親人。


神話故事所帶來的愛情面貌
電影中的場面壟罩在藍與紫等冷色系的色調下,除了強調冷酷神秘的處境外,也營造出虛無飄渺的夢幻感。而冷色系的使用更加凸顯了電影中所現的泉水和鏡像,加重晶瑩剔透的效果,也同時暗示觀眾玻璃般晶亮的氛圍也是一種脆弱和易碎。泉水的性質無形易變,貝兒和野獸的關係就像水的質地,透明直接看清對方,需要親手去塑形,卻也像水一樣不盛起來或打翻就會消失殆盡。鏡子則照出野獸的醜貌就如美杜紗看見自己的臉;鏡子看見美麗的倩影便中了愛情魔藥,如那西塞斯的沉迷和猶太傳說的手法。《新美女與野獸》的鏡面暗示貝兒和野獸不穩定的關係,照出現實層面且易碎,需要特別關注。



愛情在童話中的篤定與快速形成
在《新美女與野獸》中,野獸的前妻是伊芳卡特菲(Yvonne Catterfeld)所飾演的仙女/公主,野獸因誤殺愛人而遭森林之神詛咒。公主的身分符合希臘神話中與森林為生的仙女,野獸的箭矢如同邱比特的箭矢,能夠結束生命亦能產生愛情,在仙女的死亡之後是與貝兒的愛情。許多觀眾認為《新美女與野獸》的愛情進行得太快,看起來不真不誠。然而,許多童話中的公主和王子無一不一見鍾情定終生。而且《新美女與野獸》的細節也透露著貝兒是漸進式的被追求,而她知道得越多,表情越是溫柔,從她穿著的禮服就能看出端倪。

貝兒的第一套禮服是純白色,除了展現貝兒無知/天真的狀況外,也訴說她和野獸的感情就在白紙與婚約一線之差。第二套是綠色的禮服聯繫著貝兒與森林/公主的關係和相似處,貝兒盤起來的編織髮型,像極了交纏的樹枝和藤蔓,暗喻著她發現事件的不單純。第三套藍色禮服又應驗了泉水和鏡子的性質,也是野獸和貝兒的關係從脆弱轉為堅強的轉捩點。最後一套鮮紅色禮服既是「愛情」也是「見血」,紅色隱喻他倆愛情的盛開,卻也透露出愛情若不成立的後果即是死亡。


原版童話的野獸因為貝兒差點沒回到城堡而死亡,愛情常是童話故事中最後的解藥,所以貝兒到底愛不愛野獸?野獸的詛咒終究被迫除了,可是兩人並不在城堡廝守,而是在鄉下開了一間花店。貝兒從不貪財,只想要安穩的生活和親密的家人,野獸經詛咒後再也不屑任何財富,愛情卻是他心口那枚硃砂痣。貝兒代替父親進入城堡的方法是說出:甚於生命("More than anything in the world") 。仙女在死去前依然替野獸向森林之神求情;野獸為了救貝兒差點命喪於箭矢的刺殺;貝兒被森林之神的力量迫害時仍不忘請哥哥們救走野獸,在《新美女與野獸》中這是一種「甚於生命」的愛情,也是因為出現在魔幻般的童話中,才能被觀眾/讀者接受的太過快速、犧牲重重的愛情。結合童話與神話,《新美女與野獸》打造的場景澎湃華麗,意象和象徵也處處出現,愛情也更加快速篤定。


參考資料
〔1〕蕾拉.史密斯,《美夢成真:迪士尼經典動畫藝術(DREAMS COME TRUE: The Art of Disney's Classic Fairy Tales)》
〔2〕湯瑪斯.佛斯特 (Thomas C. Foster),《教你讀懂文學的27堂課(How to Read Literature Like a Professor)》


2017/07/23

《哈利波特》Lily, Petunia and the language of flowers(莉莉、佩妮與花語)


The Victorian language of flowers was used back in the 1800s to send meaningful messages, convey deep secrets and share moments. Nearly every flower has a special meaning and, in times when some words could not be spoken aloud, bouquets would say a 1,000 words.
在十九世紀維多利亞時代,花語的用途是傳遞意義深遠的訊息、隱藏深沉的祕密和共享時光。幾乎每種花都有特別的意義,某些說話人們不敢宣之於口,一束花朵卻勝過萬語千言。

There are hidden meanings throughout all the Harry Potter books, but what do we learn about Lily, Petunia and Severus when we examine their stories with this language in mind?
《哈利波特》有許多隱藏訊息,當我們用花語分析莉莉、佩妮和塞佛勒斯的故事,我們又會發現什麼呢?

點選以下連結了解水仙與苦艾(Asphodel and wormwood)、附子與牛扁(Monkshood and wolfsbane)、莉莉(百合之意)‧波特(Lily Potter)以及佩妮(牽牛花之意)‧德斯禮(Petunia Dursley)在《哈利波特(Harry Potter)》中的寓意。

原文出處:Pottermore
翻譯出處:哈利波特仙境

浪漫的上校:艾倫瑞克曼與1995年《理性與感性》


布蘭登上校不浪漫,但是艾倫瑞克曼(Alan Rickman)的布蘭登上校很浪漫。

對《理性與感性》的常態閱讀是將愛蓮諾視為理性代表,瑪麗安視為感性代表,但愛蓮諾與瑪麗安並非二元對立,「理性」與「感性」也不是普世概念,而有其歷史脈絡。十八世紀晚期到十九世紀早期的「感性」(sensibility)是個雙面刃,適當的感性被視為美德的必須,同理的基礎,但過多的感性則構成浪漫的激情,潛在的危險──尤其是對女性而言。[1]「感性」因此成為意義矛盾的政治語彙與意識形態的衝突場域。這是為什麼,感性的沈溺自十八世紀後半葉開始受到保守作家的強烈抨擊;這也是為什麼,即便沃斯通克拉夫特(Mary Wollstonecraft)都在那本日後被視為女性主義始祖之作的《女權的辯護》(A Vindication of the Rights of Woman)中強調理性與節制的重要,反對感性與情緒的宣洩。當然,女性主義學者後來發現,沃斯通克拉夫特也自我矛盾,在死後才被出版的情感小說《瑪麗亞》(Maria: or, The Wrongs of Woman)中流露出陰性感知,彰顯了意識形態的曖昧糾結。[2]...詳全文


出處:後女性的魔鏡夢遊
臉書:Paris Shih


珍奧斯汀的妹妹們:一段《傲慢與偏見》的當代再現史


歷史上,每隔一段時間就會掀起一陣珍奧斯汀狂熱。緊接在珍奧斯汀之後的維多利亞時期有珍迷,一次大戰期間有珍迷,二次大戰期間有珍迷,一直到九〇年代,柯林弗斯(Colin Firth)主演的BBC經典影集《傲慢與偏見》(Pride and Prejudice),以及海倫費爾汀(Helen Fielding)的一本《BJ單身日記》(Bridget Jones’s Diary),再次帶起一波延續至今的「後女性主義」奧斯汀浪潮。[1] 珍奧斯汀的粉絲有個代號,叫做珍迷(Janeites);珍奧斯汀的熱潮也有個名字,叫做奧斯汀熱(Austenmania)。兩個世紀以來,大家一直想知道,為什麼不是其他小說家,偏偏是珍奧斯汀備受寵愛?布朗斯坦(Rachel M. Brownstein)甚至寫了一本珍奧斯汀研究,書名就叫做《為什麼是珍奧斯汀》(Why Jane Austen?)。[2]

而我們也都知道,在珍奧斯汀的六本小說中,真正讓她地位歷久不衰的,還是《傲慢與偏見》。大家都讀《傲慢與偏見》,大家都愛《傲慢與偏見》,於是,大家也都開始寫出屬於自己的《傲慢與偏見》。有人延續《傲慢與偏見》,例如從達西觀點出發重談一次戀愛的《達西的故事》(Darcy’s Story),例如讓伊莉莎白最叛逆的妹妹繼續冒險的《莉蒂亞的故事》(Lydia Bennet’s Story)。也有人挑戰《傲慢與偏見》,例如將這本小說寫成推理謀殺故事的《達西的難題》(Death Comes to Pemberley),例如讓這本小說走入喪屍世界的《傲慢與偏見與殭屍》(Pride and Prejudice and Zombies)。延續《傲慢與偏見》與挑戰《傲慢與偏見》,恰好反映出當代讀者對珍奧斯汀曖昧複雜的愛恨情仇。...詳全文


出處:後女性的魔鏡夢遊
臉書:Paris Shih


2017/07/18

【卸下巫袍後所施展的演技魔力—丹尼爾雷德克里夫】


我還記得小時候看《哈利波特》很迷丹尼爾雷德克里夫(Daniel Radcliffe),那時我妹還笑著我是不是想嫁給他...大概到第五六集以後就沒有這麼迷他,可是這一兩年我又開始非常關注他,差不多是因為之前在課堂上討論《怪物(Victor Frankenstein)》的哥德風格和男性情誼,沒多久去看了這部片後發現他演技真的很好,後來又看了《好友戀習簿 (What If/The F Word)》跟《愛殺達令 (Kill Your Darlings)》(同時也愛上丹恩迪漢(Dane DeHaan)),發現雷德克里夫要嘛很有深度內涵要嘛本人就很有戲,所以又重新追蹤他演出的片單。過沒多久看了他Vogue「73個快問快答」的訪問,一整個就是又開始愛上他(沒有人會不喜歡喜愛看文學又會看老片的男人吧~)。老實說,我真的覺得哈利波特不是他最厲害的角色,《愛殺達令 》的艾倫金斯堡(Allen Ginsberg)和《怪物》的伊格(Ig Perrish)感覺都是不好演的角色,但他就是有辦法很自然很投入的說服銀幕外的觀眾。祈求台灣的NTL有機會放映他近期的舞台劇《君臣人子小命嗚呼(Rosencrantz and Guildenstern Are Dead)》~


丹尼爾雷德克里夫(Daniel Radcliffe)生於1989年7月23日英國倫敦,因於《哈利波特(Harry Potter)》系列電影中主演哈利波特而紅遍全球,從此展開演藝事業活耀於好萊塢。雷德克里夫完成《哈利波特》系列後,接了不少好萊塢大片和獨立電影挑戰演技,2013年在《愛殺達令》中飾演具文學天賦的同志詩人;2016年在《屍控奇幻旅程》飾演拉屎又嘔吐的屍體;同年還擔當《出神入化2》自大又不討喜的痞子反派。雷德克里夫不只發展影視事業,還多次參與著名舞台劇,挑戰許多艱難角色,雕琢自己的演技。

丹尼爾雷德克里夫小時候就對表演展現高度的興趣,曾在學校公演中當過一角,1999年因飾演英國電視長片《塊肉餘生記( David Copperfield)》中童年時期的男主角而出道。2000年參加《哈利波特 - 神秘的魔法石(Harry Potter and the Sorcerer's Stone)》的試鏡成功入選為男主角,雷德克里夫在《哈利波特》系列電影後因細膩貼切的表現爆紅全球,此系列也成為他目前演藝生涯中最著名的作品。


2005年當《哈利波特》演到第四集《哈利波特:火盃的考驗(Harry Potter & The Goblet of Fire)》後,丹尼爾雷德克里夫開始著手尋求其他表演機會 ,2006年擔任彼得謝弗( Peter Shaffer)的舞台劇《戀馬狂(Equus)》男主角Alan Strang,使許多人對他細緻的演技留下深刻的印象,甚至提名戲劇桌獎(Drama Desk Award)中的最佳戲劇演員獎(Outstanding Actor in a Play)和卓越表演獎(Distinguished Performance Award)。2007年時他不只出現在第五集《哈利波特:鳳凰會的密令(Harry Potter and the Order of the Phoenix)》,也釋出一部電視電影《戰地淚痕(My Boy Jack)》和一部獨立電影《12月的男孩(December Boys)》。雷德克里夫雖然沒經歷過戰爭場面,卻在《戰地淚痕》中將第一大戰的辛酸血淚演得淋漓盡致,獲得不少好評。《12月的男孩》則講述四位孤兒相依為命的故事,丹尼爾雷德克里夫飾演年紀最大的孤兒,同時在初戀和兄弟情誼中享受喜悅、恐懼和真誠的經驗。


丹尼爾雷德克里夫於2011年完成《哈利波特》系列電影的最後一集《哈利波特:死神的聖物Ⅱ (Harry Potter and the Deathly Hallows: Part II)》,此片在拍攝的最後一天時,感性的雷德克里夫面對著演員及工作人員哭了,他因為此系列而結識不少優秀的演員和朋友,如:魯伯特葛林特(Rupert Grint)、艾瑪華森(Emma Watson)、湯姆費爾頓(Tom Felton)等。即使依依不捨,雷德克里夫也很乾脆揮別這一系列的演戲生涯,往下一部作品邁進。丹尼爾雷德克里夫因《哈利波特》系列而被提名甚至提名多項獎項,例如:國家電影獎(National Movie Awards)最佳男演員(Best Male Performance)、尖叫獎(Scream Awards) 最佳幻想男演員(Best Fantasy Actor)、MTV電影大獎(MTV Movie Awards)最佳演員(Best Cast)及最佳英雄(Best Hero)等。

丹尼爾雷德克里夫在同年於百老匯重演音樂劇《一步登天(How to Succeed in Business Without Really Trying)》,雷德克里夫飾演J. Pierrepont Finch並在戲中獻唱,後製作團隊也收到東尼獎(Tony Award)九項提名。2012年時丹尼爾雷德克里夫演出《顫慄黑影(The Woman in Black)》,此作品改編自英國小說家蘇珊希爾(Susan Hill)的同名恐怖小說,原著在1987年也搬上過英國倫敦西區舞台劇連演二十多年。因是《哈利波特》系列後雷德克里夫的第一部電影,所以受到很多觀眾和粉絲矚目。


2013年開始,丹尼爾雷德克里夫除了接演舞台劇《伊尼什曼島的瘸子(The Cripple of Inishmaan)》外,還參與了三部電影。他在《愛殺達令 (Kill Your Darlings)》中飾演著名詩人艾倫金斯堡(Allen Ginsberg),與丹恩迪漢(Dane DeHaan)聯手演出「垮掉的一代」中知名人物的故事,同時也將詩人的同性戀情描摹的唯美心酸。他後來在愛情喜劇《好友戀習簿 (What If/The F Word)》飾演男主角華勒斯(Wallace),丹尼爾雷德克里夫和柔依卡珊(Zoe Kazan)攜手演出看似沒有機會的男女,後在不斷相處下發現自己想成為對方的另一半,以幽默風趣的口吻述說愛情的可能性。《魔角(Horns)》則改編自恐怖大師史蒂芬金(Stephen King)之子喬希爾(Joe Hill)的同名小說,雷德克里夫再次擔當男主角,以與惡魔交涉的伊格(Ig Perrish)演繹人性的黑暗面與慾望。丹尼爾雷德克里夫的戲路多變,挑選各色各類的角色飾演,除了增進自己的技術外,也重視提升內在的深度。


丹尼爾雷德克里夫於2015年和詹姆斯麥艾維(James McAvoy)同台演出《怪物(Victor Frankenstein)》,此片改編自瑪麗雪萊(Mary Shelley)的經典恐怖科幻小說《科學怪人(Frankenstein)》,以陰暗的風格演出十九世紀的哥德風味,也間接闡述男性情誼間的執著和投入。2016年時雷德克里夫參與了《屍控奇幻旅程(Swiss Army Man)》的演出,此片兼具了文學評論家克莉斯蒂娃(Julia Kristeva)在《恐怖的力量(Powers of Horror: An Essay on Abjection)》中提到的賤斥(abjection)理論,將自身不夠潔淨無瑕的部分(如排泄物、嘔吐物等)劃分出來,劃出「生」與「死」的明確分界,藉以定義「生命」和「正常」。如果觀眾無法體會片中表達的文學妙處,一定能體會雷德克里夫精湛的演出。丹尼爾雷德克里夫同年也參與《出神入化2 (Now You See Me 2)》,飾演自大自戀的反派角色華特麥布利(Walter Mabry)。

最近,丹尼爾雷德克里夫剛完成新的電影作品《叢林(Jungle)》,講述一行友人在亞馬遜雨林中尋找印地安村莊的冒險故事。他也回到英國接演湯姆史塔佩(Tom Stoppard)的戲劇《君臣人子小命嗚呼(Rosencrantz and Guildenstern Are Dead)》,此劇也收入於英國國家劇院現場(National Theatre Live)。後續也接了不少電影,未來仍能有許多在螢光幕前看到他演出的機會。


丹尼爾雷德克里夫為人謙虛上進,私底下喜歡閱讀充實自己,和粉絲接觸時也都很親切溫和,感覺讓人很好相處。他很真誠對待合作過的演員和工作人員,對情誼很感性也很重視。他也很機靈聰穎,被人問到艱澀的問題都能用幽默和機智應對,甚至能俏皮可愛得用自嘲帶過尷尬。丹尼爾雷德克里夫年紀輕輕就成為當紅演員可是不忘精進自己的演技,他演的其他片子都把角色演得活靈活現,非常細緻也非常有說服力,動人的演技在各個舞台劇中受到不少好評,也是他成為年輕演員中值得令人學習的榜樣。



參考資料
〔1〕IMDb
〔2〕Wikipedia
〔3〕開演電影網
〔4〕Rain. Chan Shuen的臉書網頁




2017/07/11

新美女與野獸/La belle et la bête (2014) : Do you think, with patience and force of habit...


Do you think, with patience and force of habit, you will end up loving me?
你覺得如有耐心和習慣的養成,你最後會愛上我嗎?

- 新美女與野獸/La belle et la bête (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