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FU

2017/06/22

哥德文學視角觀《席勒》的愛慾情史


傳記電影《席勒:死神與少女(Egon Schiele: Tod und Madchen)》拍的不只是奧地利知名畫家埃貢席勒(Egon Schiele)的生活,也是發揮哥德文學、拜倫式主人翁的陰鬱故事。導演強調了埃貢和其妹過於親暱的情誼;埃貢致命的俊俏所吸引的少女心;以及當他踩著這些少女登上成功後的突然墜落,處處都充斥著文學意涵和隱喻的手法。因此,《席勒》不再只是一部偉人傳記的描寫,同時也昇華為一齣哥德式文學套路的故事。傳記電影《席勒:死神與少女(Egon Schiele: Tod und Madchen)》拍的不只是奧地利知名畫家埃貢席勒(Egon Schiele)的生活,也是發揮哥德文學、拜倫式主人翁的陰鬱故事。導演強調了埃貢和其妹過於親暱的情誼;埃貢致命的俊俏所吸引的少女心;以及當他踩著這些少女登上成功後的突然墜落,處處都充斥著文學意涵和隱喻的手法。因此,《席勒》不再只是一部偉人傳記的描寫,同時也昇華為一齣哥德式文學套路的故事。


沒落貴族的兄妹亂倫?
貴族家庭的沒落一直是哥德文學裡常見的題材,從霍勒斯渥波爾(Horace Walpole)被譽為第一部哥德文學的《奧托蘭多城堡(The Castle of Otranto)》開始,貴族就不斷消逝。甚至近年來的電影《腥紅山莊(Crimson Peak)》、《救命解藥(A Cure of Wellness)》等都採用同樣的模式。席勒一家從片頭開始就因為父親死於梅毒而傾家蕩產,而諾亞薩維德拉(Noah Saavedra)飾演的埃貢席勒和Maresi Riegne飾演的葛蒂(Gerti Schiele)則因為互相依靠,兩人間產出一股極強的拉扯。葛蒂裸身在埃貢面前擔當模特兒時,兩人毫不忌諱的觸碰彼此,埃貢甚至跨坐在葛蒂身上打鬧,皆散發著對彼此的渴望和訴求。

於是,擔任旁觀者的觀眾有如驚悚大師埃德加愛倫坡(Edgar Allan Poe)的哥德短篇《厄舍府的沒落(The Fall of the House of Usher)》中的敘事者,看著古堡中受怪病詛咒的兄妹瀰漫出的親密,而且許多解讀也表示詛咒的發生很可能就是在影射這對兄妹有亂倫關係。當埃貢尋求其他女性當模特兒時,不時會剪接葛蒂憤怒、憂愁的特寫,而當葛蒂向埃貢之友尋求慰藉時,埃貢的忌妒和憤怒也會以特寫的方式穿插。即便兄妹倆周圍有其他角色,可是角色都在景框邊邊或是之外活動,鏡頭主要拍攝埃貢和葛蒂的特寫並交互剪接,形成強而有力的佔有關係和壓迫感。究竟兄妹倆對對方有沒有情愛之誼,只能說他們對彼此的需要已經甚過一般的親人。


神秘俊美的拜倫式吸血鬼
所謂哥德式的俊美,充滿暗色調、陰鬱的氣質、神秘讓人捉摸不定的吸引力。諾亞薩維德拉的黑髮、高瘦的形體、蒼白的肌膚等都符合哥德元素,而這類人物的進階版就是吸血鬼的化身。在女體流連忘返的埃貢就是名副其實的吸血鬼,含苞待放的女性見他一兩次面就被迷得團團轉,埃貢也毫無顧忌與他們來往、作畫。當這些女性受不了埃貢對畫作的癡迷與狂熱時,她們已經被榨乾到他的畫作裡。然而,埃貢也是拜倫式英雄(Byronic hero),即是一位「驕傲、內心苦痛和憤世忌俗的男人」。例如:哈姆雷特(Hamlet)、《咆哮山莊(Wuthering Heights)》的希斯克里夫(Heathcliff)等,這類男人都讓女人愛到無可救藥,卻也愛得痛苦。所以女人對埃貢而言也只是工具,多少女人投懷送抱,就有多少作畫/做愛的機會。女人對於吸血鬼也一樣,吃乾抹淨後甚麼也不是,無論吸血鬼奪走的是血液還是貞操。

埃貢的魅力甚至影響到年幼的女孩,由於席勒雇用了數名十幾歲的少女擔任模特兒,也因此讓街訪鄰居顧忌。Fanny Berner飾演的塔媞亞娜(Tatjana von Mossig)還成為埃貢入獄的因由。不過塔媞亞娜一案絕對不僅僅只是旁人的指控,如果少女本人沒有釋放消息,怎會有人經手調查?塔媞亞娜第一次出現在影片中是在一個中景鏡頭,當時她看到Valerie Pachner飾演的威利諾依齊(Wally Neuzil)在埃貢家時臉色稍顯不悅,第二次出現是在她跑向威利抱住他時,她的臉部特寫從埃貢的懷裡狠狠一瞪威利,鏡頭的層次感將塔媞亞娜對埃貢的愛戀明顯化,使觀眾不得不懷疑埃貢的控告是否就是塔媞亞娜的手法,使用虛假的綁架迫使埃貢對她負責,但她萬萬沒想到埃貢的案子會導向入獄服刑,也就成不了她與埃貢的「婚事」。此時,觀眾也漸漸懷疑埃貢的嗜好,是因為年輕的女孩倒映了妹妹的影子,讓他喜好不已;還是因為身為處女之身、熱情活力的小女孩特別吸引吸血鬼?


走上毀滅的維多利亞天使
除了端莊姣好、行為規矩的葛蒂外,埃貢勾撘上Marie Jung飾演的伊迪絲漢斯(Edith Harms)與Elisabeth Umlauft飾演的艾德蕾漢斯(Adéle Harms),姐妹倆也是有教養、規矩好的女人。兩人都為埃貢傾心不已,艾德蕾甚至主動追求埃貢,可是埃貢後來娶了妹妹伊迪絲。影片沒有說明為何埃貢會選擇年紀較輕的伊迪絲,可能是埃貢對年輕女孩的喜好,也可能是看似含蓄的伊迪絲更能激起埃貢對她的興趣。艾德蕾或伊迪絲都是典型的「維多利亞天使」,以當時的社會風氣為驕傲,端莊守婦德、持家養小孩為優越。那年頭典型的好女孩卻大多落為不幸的下場,伊迪絲最後和腹中的孩子死於疾病,艾德蕾得不到喜歡的男人還失去唯一的妹妹,後來漢斯一家還得典當昂貴的珠寶到黑市買藥。漢斯家族的下場也體現出中產階級的沒落:看似人人嚮往的中產階級,虔誠規矩的新教家庭,最後卻人與財富雙失,無疑是19、20世紀的最大諷刺。

另一位對埃貢深具影響的就是威利。紀錄上關於威利的資料很少,但已知她曾是埃貢的師父斯塔夫克林姆(Gustav Klimt)的模特兒,且很有可能也曾是克林姆的情人。師承克林姆的埃貢在師父的幫助下成為20世紀初相當重要的表現主義畫家,卻也在因緣際會下和威利有段情人般的關係。電影加深了埃貢和威利的情感,將威利描寫成一位有個性、無拘無束、觀念先進的女人。可是即便威利不同於其他女性,她最後仍在埃貢手上犧牲掉,因為在她內心深處,她是熱愛埃貢的。威利的內在仍存在著「天使情結」,看似讓情人揮霍自由、恣意妄為,心裡卻相信自己的力量可以留他在身邊。可惜威利的愛留不住埃貢,後來比伊迪絲更早死於病毒。


埃貢席勒的一生在《席勒:死神與少女》中視多麼讓人又憐又恨。許多女人成就埃貢的偉大畫作,這些女人卻成為畫作的祭品。埃貢貌似很愛這些女人,但他的舉止引發的是更多的妒忌。葛蒂妒忌埃貢的合作對象兼情人;情人無法接受埃貢另娶妻子;妻子無法接受埃貢喜愛作畫更甚於與她做愛。埃貢是很愛這些女人,尤其是她們在他畫中的樣子,他常描繪扭曲的人物和肢體,或許在他眼中這才是他對人的映象。他的愛太狂,女人招架不住,他只能狂愛畫,最後成為死神。


參考資料
〔1〕陳穎,〈古堡、瘋女、亂倫:《腥紅山莊》的哥德復興〉
〔2〕湯瑪斯.佛斯特 (Thomas C. Foster),《教你讀懂文學的27堂課(How to Read Literature Like a Professor)》


2017/06/13

預計:2017台北電影節


趁今年還沒出遠門的安排
把該看的看一看,期待台北電影節讓我環遊全世界!


《Wonder Woman》:我在這裡看到了愛情應有的姿態


[ 本文章由 Cecilia Li 提供 ]

《Wonder Woman》,關於女性,關於救贖,更關於如何去愛。

很多人說,Diana這個角色近乎完美。她鐵骨柔情,心懷天下,在黑暗力量面前顯示出無與倫比的堅定與勇敢,她深邃的面部線條與完美的身材勾勒出不可侵犯的神聖性。然而我卻覺得,直到遇上男主,Diana的人生才得到了真正的升華,才成為了真正的Wonder Woman。這也是導演的與眾不同之處,在女性主義為主導的電影中,男性不僅沒有成為炮灰,反而教會了我們在愛中應有的姿態。

我想要的認真,你都有
初見男主時,蔚藍色的大海倒映在他澄澈的眼中,渾身上下散發著陽光與荷爾蒙的味道。第一次遇見男性的Diana表現得單純、不諳世事,面對這樣一個完美的女人,我想很少有男人不動心吧?但是Steve卻仍然在只有狹小空間的小船上強調「我們不能一起睡」,繼而面對Diana的請求,緊張地糾正:「我們的在一起,不是那種意義的在一起」。

他的認真,顯得有些木訥,但是誰說這樣的認真不是浪漫到骨子里的一種表現呢?...詳全文

2017/06/01

《亞瑟:王者之劍》為何鳥獸對於成王之路何等重要?


亞瑟王(King Arthur/Arthur Pendragon)的傳說故事常成為人們講述、歌頌的話題,尤其以凱爾特(Celtic)神話最受歡迎,充斥著古老語術、民間療法、林間巫術等元素,凱爾特民族是諸多神話或歷史中飽受神秘感的族群,甚至連「精靈(Elf)」的原形都是受他們之靈感,後世才會有像《魔戒(The Lord of The Rings)》如此重要的奇幻文學出現。無論是凱爾特神祉、亞瑟王還是精靈,無庸置疑的是這些傳說中一定會出現對自然環境和生物的敬重與尊崇。


亞瑟王軼事,從文學開始認識
亞瑟王的故事以湯馬斯馬羅里(Thomas Malory)的《亞瑟王之死(Le Morte d’Arthur)》最受推崇。《亞瑟王之死》是亞瑟王的傳說故事中最完整的文本,馬羅里除了保留神話般的魔法故事外,還融合了歷史事蹟與政治鬥爭,包括牢獄顛沛、討伐內戰及劃地稱王等,使《亞瑟王之死》成為歐洲騎士文學的代表作。此部著作不只是成為好萊塢電影《亞瑟王》的靈感來源,更是啟發了提倫斯韓伯瑞懷特(T. H. White)寫出兒童文學經典《永恆之王(The Once and Future King)》。懷特的《永恆之王》中的首部曲即為赫赫有名的《石中劍(The Sword in the Stone)》,《石中劍》延伸了亞瑟王童年時期的學習與生活,填補了馬羅里沒提起的孩童塑造與學徒經驗,懷特筆下的亞瑟之後也因此成為了迪士尼動畫經典《石中劍》的出處。



《亞瑟:王者之劍》中一開始的邪惡魔法師莫傑(Mordred)據記載原本該是亞瑟和同母異父的姐姐摩高斯(Morgause)亂倫產下的私生子,後叛變與亞瑟王同歸於盡。亞瑟王的父親烏瑟(Uther Pendragon)則是請梅林把他變成康沃爾公爵(Duke of Cornwall)的模樣,騙其妻伊格蓮(Igraine)與他同床,爾後生下亞瑟。裘德洛(Jude Law)飾演的沃帝根(Vortigern)在歷史上於五世紀中期為王,與亞瑟王沒有任何關係。在《亞瑟王之死》或《永恆之王》中,石中劍和王者之劍(Excalibur)是兩把不同的劍,石中劍是烏瑟為了讓他的血脈繼承王位而設下的裝置,可是王者之劍是湖中妖女(Lady of the Lake)直接賜予亞瑟的無敵寶劍。此外,《亞瑟:王者之劍》中的亞瑟沒有克萊夫歐文(Clive Owen)在《亞瑟王》中的穩重沉靜,他也不像《石中劍》中謙遜充滿好奇心的亞瑟,查理漢納(Charlie Hunnam)飾演的亞瑟是個熱血衝動、輕浮狂妄的街頭小子,他和多數人所知的亞瑟王是截然不同的形象。然而,這些亞瑟都有唯一的共通點—那就是他們都向鳥獸為學習對象。


萬物百獸對亞瑟孩童時期的造化
根據艾莉森盧瑞(Alison Lurie)的《心中永遠的孩童(Boys and girls forever)》,許多兒童文學和圖書都會出現相當重要的動物角色,研究顯示身為孩童喜歡這類型的讀物,因為他們的生活經驗還不多,動物對他們而言是很好辨認的角色,同時這些角色也顯得很可靠。無論是迪士尼還是懷特的《石中劍》,最受讀者/觀眾喜愛的部分就是梅林把亞瑟變成各種動物,讓亞瑟學習動物的生活方式和思考模式。亞瑟因此從百獸的反應回歸到他原始的內在,並記取牠們的優點和思維,造就他小小年紀就能開拓廣闊的視野和內在。不同的鳥獸生活也意味著不同的社會型態,亞瑟從中學會不同種族、文化、性別的藝術,也藉著每種獸類的說話方式和觀點反思身為人類的不同,也讓他成就了不帶偏見、歧視的觀點。


而在《亞瑟王》中的亞瑟雖然沒有對動物有直接的接觸,但是他卻對周遭環境格外細心,每一種氣候和地理都是他成功的戰略,那是種和大自然親密接觸後才得以提升的層次。這個亞瑟也有虔誠的信仰,不只是對神祉的信仰,還有對大自然之力量與廣大的崇拜。甚至最後那些喪命的圓桌武士,都成為了自由的神駿在大地上奔跑。合理懷疑《亞瑟王》中的亞瑟也是經過不少與萬事百態的淬鍊,進而建立起的智慧和身段。如同《石中劍》和《亞瑟王》,《亞瑟:王者之劍》的亞瑟也是向百獸學習:阿斯特麗德伯格斯弗瑞斯貝(Astrid Bergès-Frisbey)飾演的魔法師把亞瑟丟在黑暗之地,讓他與各種變異的獸類搏鬥,引導出他最原始、恐懼的本能和心態。


獸類迫使受訓者正視自己的恐懼
《亞瑟:王者之劍》和《石中劍》的不同,在於前者用了反向操作的手法:魔法師的原意是請鳥獸將亞瑟打掉重練,捨棄過往的包袱,重新看待自己的新身分。亞瑟經過不平凡的生死戰後,開始熟悉和魔法師召喚的動物合作,在面對巨大毒蛇的威脅,也不過是冷靜地看待牠。《亞瑟:王者之劍》的劇烈手法對比著《石中劍》的循循善誘,一方面是《亞瑟:王者之劍》的亞瑟已長大成人,心智和視野已經固定成形,無法像《石中劍》的亞瑟一樣用摸索、觀察的方式建立經驗,只能用強硬的手法來教化他;另一方面是《亞瑟:王者之劍》的核心思維在於克服心魔,所以身為導師的百獸必定要成為亞瑟的噩夢,迫使他面對兒時不堪的陰影。畢竟,動物的本能和直覺本身就是使人生新恐懼的要素,例:狼犬獵食的方法與氣勢;蛇群發現他人所武裝的威脅...等。因此,魔法師召喚的動物和亞瑟的殊死經驗都是使亞瑟步上王座的關鍵。


有關亞瑟王的傳奇故事太多版本也太多傳聞,《亞瑟:王者之劍》給出的文本也是其中一種改編,而無論是怎樣的版本,亞瑟王的成就都和天地萬物息息相關。在《亞瑟:王者之劍》中,當魔法師在餵食屢屢幫助亞瑟度過難關的鷹鳥時,不時也露出敬畏感和尊重,而魔法師的舉動是出自對百獸萬物的敬愛,還是她所面對正是梅林本人(Merlin:灰背隼)?如果百獸的幫助和教育也出自梅林之意,那《亞瑟:王者之劍》是否也符合《石中劍》藉由梅林之力從動物學會生存本能?無論答案與否,肯定的是沒有鳥獸強硬的訓練,就像沒有變成動物去學習百態的小亞瑟;就像不會用地理環境打敗眾數敵人的亞瑟王,《亞瑟:王者之劍》的亞瑟也就無法打造強大的內心,打敗邪惡的叔叔,成為偉大的英格蘭國王。


參考資料
〔1〕湯馬斯.馬羅里(Thomas Malory),《亞瑟王之死(Le Morte d’Arthur)》
〔2〕提倫斯.韓伯瑞.懷特(T. H. White),《永恆之王(The Once and Future King)》
〔3〕Alison Lurie, Boys and girls forev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