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FU

2017/03/07

Aristotle and Dante Discover the Secrets of the Universe



我把我從書中看到的放在書的周圍:Dante喜歡寫生畫畫;Aristotle有寫日記的習慣;Aristotle和Dante會通信;Aristotle有一輛車和一隻狗;Dante喜歡閱讀和朗誦詩。

That afternoon, I learned two new words. “Inscrutable.” And “friend.”

當初教授推薦這本書時,光看到封面我就決定要和這本小說!雖然我們常說「不要用封面就判對一本書的內容/不要以貌取人(Don't judge a book by its cover)」,然而當我看完這本書時,我就明白為何我會深受吸引。這本書的封面就和主人翁一樣孤獨,而孤獨可以是我們心中的伴侶與領導,它可以和好事也可以是壞事。在封面中的曠野是如此的廣闊也是如此的寧靜,大得讓人覺得渺小卻也靜得讓人安祥。最突兀的是一輛紅色的小貨車,紅色是烈焰但也可以是愛情,烈焰或許是夏天的炎氣,而隻身在深夜和曠野中的愛情,則是不可告人且孤獨的秘密。書面周圍的圖畫和標題在曠野之下顯得不切實際,其實那是兩個孩子天馬行空的幻想及內在的知識,那是他們腦袋裡豐富的世界。如果在現實中得不了想要的日子或生活,腦中的想像和內涵可以供給不同的世界。現在知道為何這本書的封面如此重要?除了解釋故事大綱和重點外,它傳達的概念是多麼貼近我們的心聲和想法。也就是說,這本書的故事你看過絕對不會後悔!

I got to thinking that poems were like people. Some people you got right off the bat. Some people you just didn't get - and never would get.

這是一本動人又美麗的小說。動容之處不只是友情/愛情的忠誠與堅定,還有陳述內在的孤獨與格格不入。每個人都有一份寂寞,或多或少而已,本書用第一人稱敘述這份寂寞的依賴和悲傷,道出人的孤獨感是必要的,可是陪伴也很重要。作者用美麗的文字將這份孤獨寫的十分淒美,讓讀者能省思並理解自己內在的寂寞。我很喜歡作者將孤獨與雨水聯想在一起,主人翁Aristotle說夏日的太陽屬於其他男孩,我則屬於雨水。Aristotle總是形單影隻,他無法理解男孩或男人的想法,更是對自己身為男性感到不自在。Aristotle畫了一條線將自己與其他男性隔開,他認為怪異且孤單的他如雨天一樣,充滿雷鳴、閃電、暴雨等憤怒悲傷的情緒。然而雨水並非只有負面的意思,在《教你讀懂文學的27堂課(How to Read Literature Like a Professor)》中,作者解釋下雨也代表著受洗,而每一次受洗都代表著成長成熟,以及成為更好的自己。

The summer sun was not meant for boys like me. Boys like me belonged to the rain.

Aristotle遇見Dante的第一場雨是救了Dante免於車禍的那天,當他拯救Dante後自己也重塑了。這場雨不只是他愛 Dante的第一個證明,他愛他到能犧牲自己拯救對方,即便Aristotle當時尚未意識到,他和Dante的關係開始改變了,而Aristotle也更靠近那個他不了解的自己。這場雨也讓Aristotle(還有其他人)見識到自己勇敢且正派的一面,雖然他為此驚嚇和不自在,卻也展現出另一份謙虛和不求名利的性格。

後來Aristotle和Dante某晚到荒野中,兩人裸奔在大雨裡,兩人也進行了另一場受洗。兩人淋完雨後,成為了全新的自己,一則他們將必須面對內在的自己,真正的性向和真正阻止他們和其他同儕交友的原因,二則他們對對方的情感更加明顯,剩下的需要戰勝心魔或環境去確立它。這裡的情節彷彿電影《好友戀習簿(What If )》中Wallace和Chantry在海邊裸泳的一幕,主角們雙雙都凝視並欣賞對方的身體,卻沒有更進一步發生關係,可是讀者/觀眾都能感覺到他們雙方對彼此的渴望與愛意,也能看出他們的情感與關係在這一刻昇華。這是一份唯美的轉捩點,只用身體和水的觸碰就道盡滿滿的愛。

There was nothing but darkness and sheets of rain and the awe of our silence. 

Aristotle的最後一場與是在參加阿姨的喪禮後,全家開著車經過暴雨後回家的時候。這場雨是他與父母關係的轉變,尤其是Aristotle和他爸,因為他們甚至在下車時淋成落湯雞。就像他母親說過,大人做的決定不見得是對的,雖然父母給他許多愛和關懷,可是他們對Aristotle仍有不少保留,以至於Aristotle也習慣把想法往內心放。父母無法面對沉痛的過去,無意間也讓Aristotle習慣逃避。當他們從阿姨家回來後,他們主動告訴Aristotle他哥哥是怎樣的人以及他服刑的事由,而他父親也剖開越戰後造成的傷痛,將他在戰爭中遇到的悲劇分享給Aristotle。一向不瞭解父親的Aristotle在這種坦承下開始看見真正的父親,父親也在那場大雨後審視自己的傷口,由此讓它成為過去的一部分。父母的坦承也不得不逼Aristotle對自己以及他們坦承這是Aristotle必須面對自己的情感和性向,父母不在逃避也讓他沒有理由在隱藏。雖然Aristotle 的例子不像出櫃,畢竟他連自己想什麼或要什麼都很不確定,反而是人為父母旁觀者清。這種半柔性半逼迫下的承認讓Aristotle更容易正視自己,也找到自己一向慣於孤獨和格格不入的原因。有趣的是,過世的阿姨也是個同性戀者,如果沒有這一趟,或許Aristotle不會這麼容易接受自己的性向。

To be careful with people and with words was a rare and beautiful thing.

有時候,自己快要釐清真相卻不敢前進,這時就需要別人推一把來度過困難,Aristotle和Dante很幸運,都有願意接受並關懷他們的父母,而這對父母也跟著他們一起學習和教育,找出更好或真正的方法和孩子溝通並認識他們,這也是書中相當美麗的呈現與描述。書中的章節都會出現W. S. Merwin的詩詞,如同Aristotle覺得人也是一種詩,有些詩和人你一下子就能讀懂,有些則是永遠讀不懂。本書的一大特色就是著重在「語言」的部分,因為語言是一個人的根(背景),就像讀者讀一本書時會分析故事內容,人說話的同時也會判斷對方是甚麼人。作者也將學習語言與學習認識自己放在同一象限,當時間花學習讀書時,重新認識自己也是一門學問。你的語言造就了你成為甚麼樣的人物。

Words were different when they lived inside of you.

我們是誰?我們該是誰?我們當自己是誰?...無論是小孩還是大人都擺脫不了這個問題。Aristotle和Dante發現宇宙間的秘密其實就是他們的內在,比整個宇宙還浩瀚的內在。經過一次次的認知和受洗,在痛苦與考驗下挺過來,不斷和父母與環境進行確認,最後敞開心房面對這一切。很少人會聽青少年傾訴,大家都覺得青少年該快樂,只因為年輕。他們沒看見孩子每一天都在打的仗。Aristotle和Dante的仗會結束,他們沒有死,他們也不會容許任何人虐待他們或是珍重的人,他們使自己強壯,強壯到甘願去面對困難和考驗。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