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版的《秘密花園》(The Secret Garden)強化了主角們和雙親的情緒張力,一方面以回憶的視角刻畫瑪麗(Mary)和母親的疏離與誤解,另一方面用順敘的手法強調柯林(Colin)與其父的距離。瑪麗的母親和柯林的父親皆是因為姐妹/妻子(同一人)的死亡,而喪失了關懷孩子的能力,挫敗家庭的健全與機能。瑪麗無法從母親身上得到愛的力量,因而用憤怒的力量去抵抗,甚至詛咒母親的死;柯林則因為長期的禁足與壓制,失去了勇氣與反抗的能力任大人擺佈。
兩股在缺乏溝通與關愛下所滋長的陰霾,其實承襲了父母過不去的家庭課題。大人無法解除情緒的阻礙自然會流到孩子身上,甚至造就他們的性格與往後的發展。母親少有的關注使得瑪麗的憤世忌俗更加強烈,因為當她嘗試了這麼久去吸引注意力時,往往都被吃閉門羹,渴求愛的空虛不被滿足,那種憤怒的背後其實是「我不夠好,不值得被愛。」的情緒。柯林則是用驕傲和冷漠的表象,去隱藏對於父愛與自由的想望。表象上,柯林比瑪麗更佳驕縱且頑固,但真相的背後,他其實更能包容並同情他人。柯林任由瑪麗背著大人破壞規矩,任由她帶著自己走出舒適圈,更是任由自己的父親打壓自己的行動,並催眠自己相信種種的謊言和騙局是來自父親的愛,那是一種「犧牲自己成全他人內心世界的錯愛」。
情緒上的阻礙和陰影直到瑪麗發現了莊園隱藏的神秘花園而開始消融。2020版的《秘密花園》強化了自然界神奇的力量,利用花開花枯的動畫呼應角色間的心境,甚至細緻化了植物的情緒,增加植物顫抖或偷笑的畫面,增添一份魔力感。花園的變化不只是強調大自然無私給予的照顧與包容,更是內在力量的顯化。瑪麗在花園中重新接回了和大地的親近,從大自然中學習了愛、憐憫、喜悅的真諦,更是從另一種視角看待事情的發展。當瑪麗獲得花園的鑰匙時,她獲得的是通往內心管道的方法,她慢慢理解母親在世時的情緒痛苦,她接受了母親的痛苦非是她的責任與過錯,她決定消融內心的憤怒與不公的感覺,她真正化解的是當時詛咒母親的自己。
瑪麗受花園感化後所解鎖的力量反諷了專制教育、醫療權威所能給予的教導和療法。當柯林的父親發現瑪麗不聽使喚在莊園為所欲為時,他決定要送瑪麗去寄宿學校接受「教育」。文本抨擊了形式上的嚴謹教育是為了順應社會環境與大人的要求,當大人發現事情無法掌控時,便慣用威嚇和極端的手段去打壓,其實他們真正害怕的不只是權力的喪失,而是外力開始侵入所設下的內在防禦時,他們不得不離開既定的生活。從柯林之父的情況來看,他寧可維持自己的失能家庭(Dysfunctional family)也不願走出受害者情結。柯林則接受了社會間所謂的醫療,被禁錮在莊園灌藥,還被灌輸身體殘缺的實相,直到他從狹隘的體系出走,不再接受謊言和議程後,才被花園療癒。電影強調了孩子從大地獲得的感受比起接受正式教育、醫療,明顯能讓孩童更有擴大意識的能力。
除了家庭機能與教育制度的崩毀外,《秘密花園》還摧毀了表象上陰陽兩股力量的平衡。電影除去了家庭中代表陰性力量的母親,代表陽性力量的父親則在這種情況下弱化,無法彰顯原本應有的能量。最後使家庭回到愛的初衷,是代表中性力量的孩童。電應甚至在性向性格上故意反轉,使得身為女性的瑪麗陽剛化,爬樹、在泥濘奔跑、不顧整齊的穿著在池塘穿梭;以及身為男性的柯林陰柔化,纖細的身段、不喜好動、一遇到不如意的事情就尖叫(若是瑪麗應該會用打架了事)。《秘密花園》不做性別的批判,它做了性別除去化(unsex),其實陰陽兩股力量一直在我們心裡,你可以陽剛,也可以同時陰柔。撇開社會和家庭的期待,你能選擇成為什麼樣的人?
《秘密花園》用溫柔的力量化解家庭間的衝突和失衡,讓主角們脫離外界的力量,開啟內心的管道敞開接受更有愛、智慧、強大的自己。當人們更有意識並做出選擇時,任何施壓、形式、不實的實相皆失去了控制權,我們比自己所想像的更有去愛、接受愛的能力。你是否準備好拿出你內心的鑰匙展開一段不凡的旅程?
P.S. 當我得知《秘密花園》要重編電影時,本來想把法蘭西絲柏納特 (Frances Hodgson Burnett)原著和1993版的電影先讀完再去看,哪知時間過這麼快...而且這部重啟版的電影在台灣沒特別打廣告又不賣座,只好搶在下片前快進戲院看。原本想寫一篇簡單的文學短評,但太久沒接觸學術文本已經生疏,結果這篇最後變成一篇超長身心靈心得...推薦大家現在場次不多,但值得一看!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