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FU

2016/12/27

《莎翁情史》一代文豪愛上了女人還是男人?


名留青史的莎士比亞雖然留下不少家喻戶曉的作品,可是世人對莎士比亞這個人了解甚少。除了《哈姆雷特》、《仲夏夜之夢》等戲劇外,學者只能以《十四行詩》稍顯透露的訊息猜測他的私生活,他的戀情和情人更是大家矚目的焦點。尤其當莎士比亞多次在詩中提起傾戀的男子,更是不斷讓人懷疑他的性向。無論莎士比亞是異性戀、同性戀還是雙性戀,莎士比亞的身世和早期生活引起了許多人的幻想和創作。奧斯卡大滿貫《莎翁情史(Shakespeare in Love)》雖然劇情多為虛構,可是也給了讀者和學者創新的文本去解讀莎士比亞的戀情。

約瑟夫范恩斯(Joseph Fiennes)飾演的威廉莎士比亞(Will Shakespeare)愛上了葛妮絲派特洛 (Gwyneth Paltrow)飾演的大家閨秀薇拉小姐(Viola De Lesseps),兩人千方百計尋求和對方獨處的機會,其相處過程也成了《羅密歐與茱麗葉》的故事。包括當威廉誤闖舞會遇見薇拉霎時一見鍾情,就像羅密歐在茱麗葉的舞會上和她看對眼;威廉和羅密歐一樣都爬過薇拉或茱麗葉的窗;薇拉和茱麗葉都有一為很罩的奶媽;還有薇拉和茱麗葉都已有許配對象等相似之處,都成了《莎翁情史》對《羅密歐與茱麗葉》這部戲的解讀。有趣的是,薇拉假扮男性應徵演員的構想,讓莎士比亞順理成章愛上了男人,《莎翁情史》以戀人女扮男裝的做法解讀莎士比亞在《十四行詩》中提到的曖昧男子。當薇拉以真身臨場飾演茱麗葉時,在大家眼裡雖很明顯看出薇拉是不則不扣的女性,不過為了保護薇拉的名譽和劇場的生存與經營,伊莉莎白女皇便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待她為男性。薇拉就這麼以「男性」的身分待在威廉身旁,畢竟當她恢復女性之身,就得回去丈夫/未婚夫的身邊。


薇拉雖是以男性的身分得到眾人肯定,不過要不是身為女人身也無法得到這種讚譽。最明顯的一幕就是當她身分曝光時,仍有男人主動讚賞她的演技絕佳,男人的表現就是以一個拋開男性或女性的包袱的角度去讚美薇拉。雖然男人指的演技除了薇拉在舞台上的表演外,也暗指了薇拉假扮男性演員矇騙全團員的表現,而後者想必是因為性別差異所造就的驚喜。另外,當正式演出時,飾演茱麗葉的男孩因為剛好變聲而無法飾演其角色,團長不管薇拉身為女人在場上出現會帶來甚麼問題或災難,還是賭了一把讓她飾演茱麗葉。正是因為薇拉優秀的演技和表現,突破了大家對女演員的負面迷思。《莎翁情史》中出現很多很有力的女性,其中最甚者當然是茱蒂丹契(Judi Dench)飾演的伊莉莎白女皇。女皇說的話沒有人敢違背,即使十六世紀是個保守的時代,伊莉莎白女皇是那時代最有影響力的女性。伊莉莎白女皇不怕接受挑戰,甚至欣然接受,女皇和薇拉都是不屈不撓、富有主見的女性,在如此保守的背景卻能獨樹一格,受到大家的肯定。


薇拉那種陽剛、堅強的性格讓威廉如此獨愛她,或許莎士比亞就是喜歡帶點「男孩子」氣息的人,也間接呼應《十四行詩》顯現出對男性的愛意與渴望。其實在莎士比亞中的戲劇中總會有一兩個剛毅女性的角色,例如:《馬可白》中的馬可白夫人用智慧和絕妙引導馬可白奪權;《奧賽羅》中的愛米利婭燃起女性意識的反擊,不知道是莎士比亞的愛好還是在他生活環境中真出現這樣的女子,莎劇仍能看出幾處女性意識和主義的因子。不管莎士比亞的用意為何,他仍是文學史上公認的大師,對文學及文化的影響深遠。就算他一生的故事仍是一個謎,甚至有人認為沒有這個人的存在,後人的創作和作品也把莎士比亞當成一部文學在解讀,而解讀是沒有限制和對錯,無非就是將心中的莎士比亞展現出來,給大家提供另一種可能性。


2016/12/24

Ursula K. Le Guin: If your strength is only the other's weakness...


If your strength is only the other's weakness, you live in fear.

- Ursula K. Le Guin, Tehanu


Ursula K. Le Guin: Flint had never washed a dish in his life. Women’s work...


Flint had never washed a dish in his life. Women’s work. But Ged and Ogion had lived here, bachelors, without women; everywhere Ged had lived, it was without women; so he did the “women’s work” and thought nothing about it. It would be a pity, she thought, if he did think about it, if he started fearing that his dignity hung by a dishcloth.

- Ursula K. Le Guin, Tehanu


Ursula K. Le Guin: you said you fled from one enemy and found another...


He rose at once. "Lady Tenar, you said you fled from one enemy and found another; but I came seeking a friend, and found another." She smiled at his wit and kindness.

- Ursula K. Le Guin, Tehanu


Ursula K. Le Guin: Weak as Women's magic...


Weak as Women's magic, you know, and Wicked as Women's magic

- Ursula K. Le Guin, Tehanu


Ursula K. Le Guin: The making from the unmaking...


The making from the unmaking,
The ending from the beginning,
Who shall know surely?
What we know is the doorway between them that we enter departing.

- Ursula K. Le Guin, Tehanu


Ursula K. Le Guin: It is pleasant to be mothered by a daughter...


It is pleasant to be mothered by a daughter, and to behave as a daughter to one's daughter.

- Ursula K. Le Guin, Tehanu


2016/12/19

八月三十一日,我在奧斯陸/Oslo, 31. august (2011): She said I could do as I wished. Decide what to be...


She said I could do as I wished. Decide what to be, who to love, where to live. They would always help me.
她說我想做甚麼都可以,我可以決定自己是誰;要愛誰;住哪裡。他們總是會幫我。

- 八月三十一日,我在奧斯陸/Oslo, 31. august (2011)


八月三十一日,我在奧斯陸/Oslo, 31. august (2011): They made me a critical reader, contemptuous of the less eloquent...


They made me a critical reader, contemptuous of the less eloquent. But anyone I brought home got a warm welcome.
他們讓我批判讀物,藐視沒甚麼說服力的文章。但是我帶任何人回家,他們都會熱烈招待。

- 八月三十一日,我在奧斯陸/Oslo, 31. august (2011)


八月三十一日,我在奧斯陸/Oslo, 31. august (2011): They never told me how friendship dissolves...


They never told me how friendship dissolves. Until you're strangers, friends in name only.
他們從未告訴我友情怎麼消逝的,直到你們成了陌生人,只叫得出名字而已。

- 八月三十一日,我在奧斯陸/Oslo, 31. august (2011)


2016/12/18

Ursula K. Le Guin: There is no safty, and there is no end...


There is no safty, and there is no end. The word must be heard in silence; there must be darkness to see the stars. The dance is always danced above the hollow place, above the terrible abyss.

- Ursula K. Le Guin, The Farthest Shore


Ursula K. Le Guin: To deny the past is to deny the future...


To deny the past is to deny the future. A man does not make his destiny; he accepts it or denies it. If the rowan's roots are shallow, it bears no crown.

- Ursula K. Le Guin, The Farthest Shore


Ursula K. Le Guin: So the first step of childhood is made all at once...


So the first step of childhood is made all at once, without looking before or behind, withought caution, and nothing held in reserve.

- Ursula K. Le Guin, The Farthest Shore


2016/12/10

【邊緣人的魔力,奇幻電影為少數族群所編寫的人物】


奇幻/科幻電影一直中飽受歡迎且不退流行的類型,不管是《魔戒三部曲(The Lord of the Rings)》、《納尼亞傳奇(Narnia)》還是《哈利波特(Harry Potter)》等,都是深受到大家喜愛的作品。除了個具驚奇的畫面和獨特的故事外,電影中時常影射現實中多樣的主題,包括政治、宗教、教育等,例如:《魔戒》中人類、精靈、矮人等各個種族在同一陣線上打仗,意味著第一次世界大戰英國和法國、日本等不同國家組成的兵力;亦或《黑魔女:沉睡魔咒(Maleficent)》中女主角梅菲瑟的翅膀被史蒂芬偷走,暗喻女性的貞操在酒精和愛人的迷幻下被奪走。眾多主題裡,其中不免加入「邊緣人(marginal man)」的探討,主角一定要是個怪咖或是看似不起眼的人物,對上魔法的驚奇才會拉出大大的對比。或許是為了讓觀眾產生這樣強烈的情感,故事中主要的角色才會這麼的「怪異」、「少數」和「過度普通」,也有可能是為了喚醒觀眾對這些人的關懷和注意,才會刻意做出這樣的設定。所以製做一部奇幻電影不得不面臨邊緣人的塑造和編寫。所謂的「邊緣人」大多指未充分參與任何社會或群體的個人,廣義來說邊緣人屬於一種社會弱勢的群體;狹義而言指人在過渡帶中產生的轉型人格,其過度帶可能為社會文化變遷、地理遷徙、現代生活轉型或多元文化等。


電影《魔戒》系列中四位哈比人本來就是大群體中的邊緣群體,影片中論及打仗都讓所有不同的種族參戰,不管是正派的人類、精靈、矮人等,還是反派的獸人、狼族,唯有哈比人一族置身事外,在偏遠的家鄉過著自身平淡的生活。在各族聯手合作間,哈比人族卻被遺忘了,影片中甚至出現多米尼克莫納漢(Dominic Monaghan)飾演的梅里(Merry)想參與戰爭,卻被洛汗王因弱小而拒絕的插曲,強調哈比人矮小的形像在整個世界觀中不受重視還帶有歧視的意味。雖然原著作者J·R·R·托爾金在描寫哈比人時,便故意反諷英國人一天多餐且一意孤行的作風。然而,電影更能將哈比人的形象具體化,讓觀眾看到四位哈比人不斷被其他族群哄騙,經歷了地理的遷徙、生活的轉型和多元文化的衝擊,仍持有勇氣和真誠的心,讓自身更加茁壯。電影最後雖然刪掉原著裡四位哈比人帶領哈比人族打敗薩魯曼(Saruman)的情節,改成這四位好友回到故居,好像一切平靜到沒歷經過戰爭,而其他哈比人也只把他們回歸後的改變當怪人看待,再次塑造四位主角連在自身種族間也會被孤立。《魔戒》呈現出邊緣的力量也能成為扭轉大局的關鍵,就像我們的鄰居、同學或同事等,或許對方看起來不起眼且奇怪,但說不定他毀了魔戒、打贏戰爭、整救了全世界。


除了身為二十世紀知名作品的《魔戒》外,近代作家J. K. 羅林的《哈利波特》也是邊緣人力量的最佳典範。無論是傻呼呼的榮恩(Ron)還是過度好學的妙麗(Hermione)若在現實的學校中都是容易受到排擠的對象,而主人翁哈利更是在故事一開頭就被描述瘦弱、遭到霸凌的慘況。就連羅林近期內的新作《怪獸與牠們的產地(Fantastic Beasts and Where to Find Them)》的人物都無法脫離身為「少數族群」的身分。《怪獸與牠們的產地》從角色設定到選角更是精確脫穎邊緣人文化,主角紐特斯卡曼德(Newt Scamander)性格敦厚老實,劇情中更是透露他在學校裡格格不入,飼養奇獸的堅持和嗜好甚至使他遭到退學,紐特整個人就是不則不扣的的邊緣人。電影選擇艾迪瑞德曼(Eddie Redmayne)飾演此角色更加重了紐特的形象與特色。想像一下,若找一個精壯魁梧的帥哥來飾演紐特,怎能襯托出紐特融入不了人群的特色?艾迪瑞德曼長相稱不上帥氣,可是他帶著羞澀溫柔的氣質反而能展現紐特對人害羞與細心照料奇獸的形像,男孩子氣的可愛臉龐也說明了紐特未脫離學生時期的狀態,因為被迫退學也因為沒和心上人有好結果,紐特的心思仍繫在霍格華茲,艾迪瑞德曼的長相更能讓觀眾體會到眼前的主角比起成人更像孩童的模樣。艾迪瑞德曼細膩的演技更是區分了紐特在人面前的不安,還有和奇獸相處時的活潑與溫暖,突顯了紐特被邊緣化的因素,還有此因素雖不被人體諒卻不見得不美好。


此外,凱薩琳華特斯頓(Katherine Waterston)飾演的蒂娜(Tina)是個被革職的正氣師,還有艾莉森蘇朵( Alison Sudol )飾演其妹奎妮(Queenie)是在魔法部端茶(可能做打雜之類的工作)的「花瓶」,兩位都是在職場上不算高級的位子。降級正氣師的身分讓蒂娜對紐特的行為所展現出負面執著和強硬手段,這則出自邊際人因處於過度帶而具有的煩躁、敏感和自私等心理特徵。凱薩琳華特斯頓皮笑肉不笑的僵硬讓蒂娜處於一種滯留,嚴肅的演技和無趣的表現更是讓觀眾有些厭惡,成功讓蒂娜不只成為魔法部的邊緣人,還有現實世界中不被體諒的人物。相較之下,奎妮活潑可愛的形象則受到大家喜歡,不過就像你不了解這個人,你真覺得她只是容易受男性矚目的花瓶。如果奎妮沒展現她的讀心術,利用聰穎的腦袋想出辦法救走姐姐和紐特,她一定是眾多女性的全民公敵。艾莉森蘇朵帶點花癡的模樣,以及耍詐時出現的堅硬表情讓奎妮大加分,整個角色的正面形象就這樣坦蕩蕩呈現給觀眾。還有丹富勒(Dan Fogler)所飾的雅各(Jacob)在人類世界中是清一色的製罐頭工人,在魔法世界是不會用魔法的「莫魔/麻瓜」,兩個世界的邊緣人搭上丹富勒胖嘟嘟的體形和憨厚的模樣,實在不能在更普通或甚至處在邊緣。不過兩跨普通人類和魔法的雅各正是處於兩個(或以上)群體之間的人物,他在這兩個世界則具有中間性和邊際性,看起來難以融入人類世界和魔法世界,卻在最後成為紐特的好友並在現實中實現夢想。雅各給與紐特的幫助除了熟絡紐約市的地理環境而找回奇獸外,更是因為能體諒付出、能沒有心機的相處,使這段友誼短短時間變得珍貴。紐特和奇獸最後平復紐約的騷動;蒂娜的正義感驅逐了黑暗;奎妮和雅各用真心保護及愛對方,這些所謂的邊緣人最後用自身的力量和魔法贏得眾人的肯定。


除了魔法世界面面觀邊緣人文化外,各種魔法/奇幻電影都能看到邊緣人的存在。《魔法褓母麥克菲(Nanny McPhee)》中艾瑪湯普遜(Emma Thompson)打扮成醜陋的褓母麥克菲根本可以用巫婆比擬。因為麥克菲的外表和強勢的作法,不只是頑皮的小孩剛開始都會反抗她,就連家中的主僕人都會稍顯懼怕她。麥克菲的例子是標準的「人不可貌相」,奇醜無比的外表不是重點,重點是她的才能、耐心和對小孩與僕人的關懷。還有凱莉麥唐納(Kelly MacDonald)所飾的伊凡潔林(Evangeline)雖長得美麗,卻沒受過教育只能做僕人的工作,這種人也會被邊緣化。影片中的孩童在麥克菲的調教下,不只拋開對麥克菲的成見,還有建立了他們和伊凡潔林的真誠情誼。若孩子們是現實中的眾人(說不定還是強勢的一方),那麼他們和麥克菲與伊凡潔林建立的連結就是和邊緣人建立的關係與肯定。不過有時候現實不會這麼美好,邊緣人的下場也有可能是悲劇收尾。《羊男的迷宮(Pan's Labyrinth/El laberinto del fauno)》被邊緣化的是伊凡娜巴吉羅(Ivana Baquero) 飾演的奧菲莉亞(Ofelia),而使她邊緣化的是她的生母、繼父還有未出世的弟弟。奧菲莉亞親自體驗的奇幻旅程被當成是孩童長不大的幻想,繼父偏袒兒子碰上孩童的幻想讓奧菲莉亞得不到任何父愛,母親因身體虛弱以及丈夫給予的壓力讓她無力關心奧菲莉亞,還在母親腹中的弟弟獲得母親和繼父的注意以至於他們常會譴責奧菲莉亞不上道、長不大。奧菲莉亞雖然在家過著舒適且富裕的生活,但是得不到任何愛和關懷,生活轉型、文化和地理變遷使她無法適應,讓她一味和羊男打交道只為脫離這種生活。奧菲莉亞的純真無邪讓她死於繼父的槍下,也得到僕人(間諜)和游擊隊的同情和認同。最後他們雖然救不回死去奧菲莉亞,只能替她照顧她拼命保護的弟弟。

因此,魔力無邊的奇幻電影看似不切實際,使讀者逃離現實尋求魔法、力量、夢想的媒介,其劇情內容暗藏許多現實社會面的玄機。當四位哈比人受到其他人的不諒解或欺負,我們自然會覺得憤慨;紐特一行人被魔法部誤會時,我們會希望他們逃離眾人的欺壓;布朗家的人遭到不平對待時,我們也會祈求褓母麥克菲製造奇蹟助他們度過難關;還有當奧菲莉亞不斷遭到孤立,我們甚至想直接要了她繼父的命來還她公平。一部奇幻電影能夠成功,不只是因為它能帶領觀眾進入另一個世界,也能喚醒觀眾在現實世界中面臨的課題。因為魔法的關係,觀眾看到這些角色的不凡和獨特,我們想要關心他們、支持他們或幫助他們,可是在現實生活中的邊緣人仍能保有這種引人注意的魔力嗎?身為觀眾的我們在魔法世界中的潛移默化下,勢必要開始注意少數族群的存在和重要性。讓讀者/觀眾注意邊緣人的重要和存在,說不定也是奇幻作品的魔法所帶來的影響!


參考資料

〔1〕羅勃帕克(Robert Ezra Park)的邊緣人理論( marginal man theory)
〔2〕J·R·R·托爾金(1892-1973)的《魔戒三部曲(The Lord of the Rings)》
〔3〕J. K. 羅林(J. K. Rowling)的《哈利波特(Harry Potter)》、《怪獸與牠們的產地(Fantastic Beasts and Where to Find Them)》


2016/11/29

《非關男孩》家庭和父權打掉重練


溫馨感人又詼諧逗趣的《非關男孩(About A Boy)》,表面上給予孤獨之人陪伴與溫暖,亦或鼓勵大家打開心門接納友人,其實本片也控訴著父權的墮落和原生家庭的崩解現象。父權是指在家中或體制下以男性為中心的權力,由於男性被要求扮演掌握權力和自主權優勢的「支配著」,所以也被稱家長制、家長統治。尼可拉斯霍特(Nicholas Hoult )飾演的小男孩馬克斯(Marcus)在片頭就失去了父親,還是個已經另組第二個家庭的父親,一個家庭中少了父權的存在,意指傳統家庭的不健全和失衡。加上東妮克莉蒂(Toni Collette) 飾演其母親費歐娜(Fiona)並沒有實現支撐家庭的責任,她憂鬱、喝酒、自殺,無法好好照料馬克斯。整個家庭明顯陷入一種崩壞的狀態,即便馬克斯因為父母的關係而稍顯成熟,有能照顧自己也有心照顧媽媽,可是身為家庭階級裡最低的孩子卻也對整個家的支柱無能為力。何況,馬克斯身材稍小,纖細溫和,在學校是被嘲笑也是被欺負的對象,他的形像沒有一絲陽剛之氣,反倒偏向陰柔的性質。所以馬克斯的原生家庭是沒有父權所平衡的力量,陰性力量又過多過沉以至於家庭性質的崩解。


馬克斯的家庭看似是因為失去父權而殘破不堪,可是影片中出現許多場景也抨擊男性的不公和毀壞。像是單身家長互助會上都是單身母親,她們的照顧小孩有得維持家中的生計。那些「拋下」家庭的男士也沒有盡到支撐家庭的責任,父權的位置和能力開始遭受質疑和批判。就連休葛蘭(Hugh Grant)所飾的男主角威爾(Will)在互助會上成為唯一的男士,也是為了「把妹」而混進去,威爾的別有用心和意圖不軌更加深了父權/陽剛性質的墮落。當片中的元素和細節湊齊後,男性/陽剛/父權等形像已陷入了一種無可救藥的表現,威爾自己本身也是不務正業、放蕩不羈,傳統(家庭/階級)權威比教會賄賂賣淫陷落得更快。然而,父權一定要是扛起整個家庭的那一方嗎?沒有父權就表示家庭的破碎和崩壞嗎?因為當兩個家庭、陽剛性質和父權不健全的男人湊在一起時,竟也發展了家庭功能的重組與進步。


無法面對母親自殺、在學校常被霸凌的馬克斯無處可逃,唯有威爾的家是他的庇護所。威爾性格乖僻,厭惡與他人擁有穩定的關係,馬克斯卻是破除他最後一道防線的力量。兩人因緣際會下開始接觸對方,到後來發展一段忘年之交,但這意味著威爾可以成為父權的行使者,為馬克斯的家庭負起責任嗎?事實並非如此,馬克斯比觀眾更早察覺家庭支柱與責任的崩落,所以落了陣腳要威爾和媽媽相親,結果形成一場荒謬又尷尬的場景。威爾無法代替馬克斯的爸爸行使父權,因為他本身就不是個懂的父權的男人。可是威爾和馬克斯的關係是比父子更難得的友誼,原因是這份情誼跨越了年紀和權力的限制。馬克斯雖然對威爾有基本的尊重,卻不像對長輩那麼畢恭畢敬,反而像跟同輩嘻鬧、聊天、互動;威爾從一開始的不情願到後來「降級」與馬克斯找樂子、談心事,顯得兩人打破父權和家庭的體制互相照料對方。甚至當威爾和費歐娜吵架時,馬克斯發現相處不久的威爾竟然比有血緣關係的母親更了解他,再次證明原生家庭的缺陷與非血親關係情感交流上的濃度。雖然費歐娜不見得完全是家庭缺陷的好例子,因為她在情感上仍緊繫著馬克斯,可是她的行動和心理障礙將自己設下防護線,只願待在自己的小世界相信一切都會很美好,造就她巨大的盲點和責任缺失。費歐娜這類心理屏障和殘破又是另一層的探討和歸類,觀眾只要知道她在家庭中喪失了共同經營家庭的能力就好。威爾和馬克斯則是在潛移默化下組了個小家庭,在對方需要時伸出援手、給予對方建議和意見或是替對方擺不平,他們在原先沒有負擔家庭的那方,進階成為扛起家庭的負責人。行使同樣的模式,他們的家庭也越來越大,他們能為更多的人負起責任,而這些人也願意為他們負責。


影片中甚至結合了聖誕節的色彩,從第一年不順的聖誕節到大家共同開心聚會的聖誕節,一在諷刺聖誕節團聚應該要有的美好,二在呈現非血緣關係的團聚也是可以一樣美好。甚至連威爾的父親都是因為寫了一首聖誕歌而走紅,讓他一輩子不愁吃也不愁穿。然而,這份「聖誕大禮」是讓他失去父權的原因之一,也是隱約體現威爾和他父親關係不見得正面的象徵,又一次打破原生家庭「應該」要有的美好。《非關男孩》不是為了強調父權的重要性,因為兩位男主角都是父權遭受破碎的那方,說明了父權不是家中唯一的支柱。雖然有提到父權的失衡和原生家庭的崩解,不過將這些「破碎」的人組合在一起,成為一個完整的重組家庭。重組家庭會完整不是因為受到血緣的聯繫,而是每個人真心要與對方成為一家人,真心想為對方復出和負責,使得一個家可以更美好也更強壯。家庭成員不見得每個都要有血緣,父權不見得是要負起家庭責任的一方,家庭成員共同分擔責任才是現代家庭必要的條件。



參考資料
〔1〕開眼電影網:非關男孩 About A Boy

圖片來源
〔1〕Rogerebert.com
〔2〕yaansoon.com
〔3〕Cinema
〔4〕About A Boy at Official Facebook


2016/11/26

莎翁情史/Shakespeare in Love (1998) : You will never age for me...


You will never age for me, nor fade, nor die.
你在我心中永不凋零,永不消逝,永不死去。

- 莎翁情史/Shakespeare in Love (1998)


莎翁情史/Shakespeare in Love (1998): A lady. Whose soul is greater than the ocean...


A lady. Whose soul is greater than the ocean, and her spirit stronger than the sea's 
一個女人,她的靈魂比大海還寬闊,她的心靈比波濤更強壯。

- 莎翁情史/Shakespeare in Love (1998)


莎翁情史/Shakespeare in Love (1998): As stories must when love's denied...


As stories must when love's denied: with tears and a journey.
就像當愛被拒時故事仍要繼續,伴隨著淚水與旅程。

- 莎翁情史/Shakespeare in Love (1998)


Neil Gaiman: Childhood memories are sometimes covered and obscured beneath...


Childhood memories are sometimes covered and obscured beneath the things that come later, like childhood toys forgotten at the bottom of a crammed adult closet, but they never lost for good.

- Neil Gaiman, The Ocean at the End of the Lane 


2016/11/12

《小精靈》人性黑暗面與良善的怪物化


之前在補習班打工時,姐姐們說另一個工讀生長得很像圖片那隻
現在心血來潮來看一下電影,沒想到一直想起那位工讀生同事 哈哈哈
電影其實蠻詭異的,不用動腦只要輕鬆看,莫名其妙覺得好看 呵呵

《小精靈(Gremlins)》真是一部非常適合不想動腦的上班族在星期五晚上看的影片,好像有些片子在這些年頭看覺得不怎麼樣,可是同樣的點子放在經典影片就會覺得很有趣。大概二十世紀是個瘋狂且大膽做夢的年代,無論是《回到未來(Back to the Future)》、《 魔鬼終結者(The Terminator)》 和《法櫃奇兵(Raiders of the Lost Ark)》等影片,至今仍然是延續或借用的經典。現在類似的片子比比皆是,隨便看看都猜的到後續看到爛了,可是一旦你回去看這些經典老片就會被一種魔力吸引。現在的片子只要有一點假就會惹嫌,可是當時的技術沒有現在好,所以拍得出來就會讓人尊敬,這是世代的差距。再來是二十世紀的片子雖然也是特效滿滿,但是拍攝和劇情不會在特效上逗留太久,演員的互動和劇情走向仍然排在第一。二十世紀的科幻/魔幻之中又著重寫實的成份和情感的溫度,就是在科幻/魔幻的「不可能」或「夢想」中建立人類的存在感。因此比起現在天花亂墜的特效片將效果擺第一,劇情和人文特色從旁襯托,經典科幻片還是有其強大且吸引人的地方。《小精靈》就是其中之一,它的特效不及現在的逼真,合成技術也沒那麼融入,不過或許就是這些小瑕疵才會讓人覺得有趣,甚至會很有溫度。


雖然整部影片圍繞在「壞」精靈怎麼作怪,其效果成份也很重,不過《小精靈》也不失先前提到的寫實風格和情感連結。寫實風格無非是主角的母親挺身對抗壞精靈的橋段,不論是用果汁機將精靈榨出血漿,甩進微波爐烘到爆炸,還是打進爐灶裡燒死,這些「寫實」的片段可嚇死許多人,甚至遭到批評。這些畫面也因此將《小精靈》列為「黑色幽默」或「血腥喜劇」的類別。可是從另一個方面想,當一群壞蛋危害你的時候,為了自衛你一定要抓到機會讓壞蛋就範,你不挺身反抗就是被幹掉。觀眾也想不到看似普級的《小精靈》前半部劇情還這麼可愛動人,怎麼後來這麼「我的老天爺啊!」。前後差距太大,所以這些特效所造成的「夢想/夢境」立刻被打回票,觀眾便無法在這種科幻/魔幻的世界裡繼續停留。小精靈可愛的外表下也有黑暗的一面,還連帶外在也跟著醜陋,這種設定也來自比小精靈更黑暗的人類,而人類的黑暗面在於人類以為自己可以天真無邪,或是做出不人道的事情後還有達到純潔無邪的境界。因此,爆血漿是必要的,熱到爆炸和燒死也是必要的,甚至壞精靈上演「德州電鋸殺人魔」也是必要的,因為這些是使用暴力後會出現的真實效果,才會喚起人類對現實的意識。


影片中既有點夢幻又感人的部分非柴克葛利根(Zach Galligan)飾演的男主角比利(Billy)和小精靈吉思魔(Gizmo)的關係,其中比利的部分又跨越到他的家人。比利得到吉思魔後,很快就和牠培養出感情,不過比利的家人並沒有和吉斯魔相處這麼長的時間,他們卻能包容吉斯魔的存在。比利的媽媽在廚房和壞精靈大打出手,也差點死在其中一隻壞精靈手下,媽媽很清楚是因為吉斯魔的關係而出現這群壞精靈,但是事後她還能接受吉斯魔留在家裡,甚至要煮雞湯給牠補身體。無非就是展現人類可能的寬恕和慈愛。如果將壞精靈隱喻為人類的黑暗面,或是「逼迫」人類顯現出黑暗面的因素(例如:媽媽在廚房砍殺壞精靈),那麼吉斯魔就是人類僅存的明亮面。吉斯魔不會像其他精靈殺害人類或逼人類自保而殺害牠們,吉斯魔挺身幫助比利打敗壞精靈首腦,也使其他人不動殺身之念並接受牠的存在。吉斯魔的光明在於牠不用暴力就能打敗壞精靈,因為牠知道壞精靈的弱點就是自己的弱點,牠知道牠也有可能受到傷害,可是牠還是去觸碰禁忌只為比利安全。吉斯魔實現了人類也會犧牲和奉獻的行動,而這種行動取自人性的良善。單槍匹馬的吉斯魔對比壞精靈大軍,也暗喻著人性光明面的渺小和微不足道,人性黑暗面的情況仍是普遍現象。但是當一個人可以實現此行,其他人也會受感染,無論是比利、媽媽和爸爸等人看到壞精靈的惡行後,還是不忌諱吉斯魔會製造出更多壞精靈的可能性,將牠照顧的無微不至。吉斯魔和比利的連結是善意的,他們間的情感是充滿信任和包涵,也是整部片最溫馨的地方和最重要的情感連結。


此外,《小精靈》的劇情也提起教化的可能。當吉斯魔的主人來拿回吉斯魔時,他又驚又喜發現吉斯魔竟然學會看電視。吉斯魔和比利生活後,不只開始會看電視,也會看書娛樂自己。吉斯魔甚至看玩賽車節目後,學會怎麼開玩具車。而吉斯魔的善意也許就是因為電視、書和比利的教化而出現的特質。因為當吉斯魔準備去解救比利時,牠腦中出現《軟玉温香抱滿懷(To Please a Lady)》中克拉克蓋博 (Clark Gable)(飾演《亂世情人/Gone with the Wind)的白瑞德/Rhett Butler)說的台詞「只有一種男人會這麼做,而這種男人需要一種女人(It takes a certain kind of guy. And that guy needs a certain kind of dame.)。」雖然比利不是女人,吉斯魔和比利的關係也非男女之愛,不過顯而易見比利對吉斯魔而言有很重要的地位,才會奮不顧身解救他。吉斯魔的行動和動機是看了《軟玉温香抱滿懷》後得到的靈感,也就是說牠進到比利家後開始有先前沒有的想法和動作,吉斯魔的改變就是人類所謂的「文明世界」所給的改變,使牠跨越身為「寵物」的身份,進而成為一個「人」。吉斯魔的主人最後也說出富有教育意義的話「只要傾聽就能了解(To understand, one has only to listen.)。」不管是吉斯魔還是身為人類的比利,都需要接受教化,才能學到東西,也是所有人類達到良善和包容的唯一辦法。


2016/11/06

心的靜寂/Le coeur régulier (2016) : There is no sense, there is only life...


There is no sense, there is only life, breathing in, breathing out.
本來就沒道理,只有生命而已,深吸空氣和吐出空氣。

- 心的靜寂/Le coeur régulier (2016)


2016/10/30

第三屆酷兒影展觀後小記


其實我覺得以往酷兒影展辦在這種時候很有意思,因為和萬聖節同一月份,而酷兒好比萬聖節的靈魂與怪物,平時待在陰影中隱藏自己,為有這個時節才會正大光明出來。其中又以吸血鬼比喻最貼切,不管是睡在棺材(待在衣櫃/出櫃),還是夜晚行動(夜生活/Gay Bar),都很像早期的同志形像。雖然現在眾人漸漸對酷兒見怪不怪,即使白天酷兒也能行動自如(至少我覺得台灣的社會風氣是往正面的方向進展),不過如此鬼誕的節慶配上酷兒影展實在又更有一番趣味。影展總讓人又喜又惋惜,時間配合得上就看的到想看的片子,配合不上或滿場搶不到只好捨棄掉。這次和我有緣的片子有六部,分別是《擊出心人生 / Miles》、《絕不讓你孤單 / You'll Never Be Alone》、《深擁一世情 / Holding the Man》、《這個夏天有點怪 / Liebmann》、《愛是一隻貓 / Tomcat》和《酷戀青春 / Barash》。


《擊出心人生 / Miles》


這部片算是清新小作品,用一種輕快、正向的方式描述男主角的目標和作為。影片中並沒有琢磨太多男主角的「同志」身份,只稍微用男同志線上聊天處理了這個身分的存在。影片真正需要討論的是「尋找歸屬」和「男/女有別」這個題材。男主角邁爾士(Miles)如同《石牆風暴(Stonewall)》的丹尼(Danny),因為自己的住處沒有歸屬感,所以決定離開到另一個大城市就讀大學。差別在於邁爾士是主動出櫃,而且是有家屬認同,甚至在排球隊上有隊友和教練的包容;丹尼則是被迫出櫃,父親不認同,在學校遭到鄙視或要脅。兩個截然不同的身分卻往同一個方向走,一個人或靈魂下定決心後,不管你的生活環境或條件如何,就是會離別,也間接呈現了早期美國的城鄉移民狀況。影片中出現兩個很關鍵的女人,一個是邁爾士的媽媽,另一個是排球隊教練。媽媽和教練是截然不同的女人,媽媽的角色設定偏陰柔性,需要從男人身上得到關愛,在邁爾士不被大家認同的時候以勸退為先,影片中還強調她做家務的畫面,加深她的典型婦女形像。因此,之後的劇情會發現媽媽的蛻變會比邁爾士的蛻變還多。邁爾士從頭到尾都是同樣的存在,不管是對性向的肯定還是對抱負的堅持,他沒有因為父親的猝死和學校的施壓就退縮,而是和打從一開始一樣堅持到底。可是媽媽從最初的傳統婦女,打破原先的規矩和思維,丈夫的背叛和新歡的熱愛或許給媽媽很大的影響,可是媽媽最終是為母則強,將依附男人的愛轉換給兒子。而邁爾士的教練是一為陽剛氣質很重的女性,就在大家定義邁爾士為「男生」時,教練看到的邁爾士是個「年輕人」,一個有抱負、熱忱和上進的年輕人。這位教練甚至比老師還更貼近學生,因為她知道邁爾士需要甚麼和想要甚麼,所以盡全力幫他鋪好走向未來的路。教練的思潮和作為和生涯/輔導老師的壓制與沉默成對比,也點出了老師(尤其是輔導老師)毫無作為的反諷。酷兒影片時常會出現「慾望」和「性慾」的題材和探索,不過這個部份在影片中並沒有特別針對邁爾士(除了片頭在房間打手槍之外),而是用媽媽和男朋友的行房畫面呈現人類對性慾的渴求和需要。影片用最普遍的異性戀者的性愛表現不只同性戀者等身分都需要關愛,異性戀者可能比同志更需要性愛(又好比媽媽無意間用邁爾士的聊天室進行性愛對話),基於數量的多寡異性戀者也比較容易找到對象做愛。邁爾士雖然是本片的男主角,可是蛻變最多的人卻是四周的人,本片強調同志可以帶來的衝擊和轉變,用一種正面的走向帶眾人往更開明、進步的方向前進。


《絕不讓你孤單 / You'll Never Be Alone》

與《擊出心人生》一樣,《絕不讓你孤單》也是屬於同志家屬的心理和行動變化。影片開始時展現主角的性向和生活,還有同志遭到的不公對待與暴力,是異性戀者恐同所做出的非人道行為,還有深怕遭到同樣對待的未出櫃同志跟著傷害「同類」的選擇。冷峻的用色和氛圍將我們所在的世界塑造成冷漠、自私的地方。父親表情雖然也是同樣冷酷,可是會因為周圍的變化出現憤恨、悲傷、掙扎等情緒,我們才知道他是個長期壓抑的人,所以剛開始才沒有甚麼神情變化,直到內心的防護一一瓦解才開始釋放。父親的職業用製做模特兒假人為設定非常有意思,當鏡頭照到父親工作時圍繞在一群毫無生氣的假人間,出現父親和假人那種冰冷、看不出內心的成正比,還有暗喻父親四週的人如同假人看似美麗,實際上冷漠、毫無幫助。父親和醫生的談話中也出現「原來你就是讓我們女生不敢發胖的罪魁禍首。」延伸出整個世界只追求外在的美好,然而內心都是如此漠然,就像傷害同志的人表面上說「是為了他好」、「要矯正他」、「要讓他知道教訓才會改變」,事實上是他們恐同、鄙視同志,所以用極端的方式滿足心中的不滿和恐懼,但對於被害者來說是不公的冷酷對待。有趣的是沒穿衣服的假人是否也隱喻著看不見的慾望?被假人包覆的父親除了。父親和醫生的對話與父親和房東的對話成了一種成反比,父親和素未謀面的醫生所展開的對話是平和、友善,甚至願意讓對方了解自己的處境;反之,父親和長期見面的房東卻是吵架和爭執,因為房東的偷窺和作為讓父親感到憤憤不平,呈現了熟人無法帶來幫助和友誼的諷刺,熟人甚至是造成傷害的元兇。即使現今的社會能不斷打破規則和認知,但還是有地方出現不等的偏見,做出可怕的傷害。


《深擁一世情 / Holding the Man》


溫馨感人又幽默風趣的作品。兩位男主角也是從曖昧到一路甜蜜,最後克服對愛滋的恐懼一起面對死亡。《深擁一世情 》塑造了一種雖然有吵有鬧有質疑卻刻骨銘心的愛,如同旁人所說十幾年的愛不變非常難得。如同《05:59 愛上你(Paris 05:59)》也是兩人攜手面對愛滋,愛滋不會分離兩人,反而愛意越濃。不過《05:59 愛上你》呈現的是愛情的可能性與不確定性,《深擁一世情 》則是命運注定好所愛之人會先死,可是愛人會陪伴,愛不會消失。提姆(Tim)和約翰(John)兩人的愛在小地方處理得很細膩,像是用電話確認彼此的情感、偷偷隔著紗窗親吻、握緊的兩手套上對戒、在妹妹的婚禮上共舞還有重病的約翰提出和提姆做愛的要求,許多小畫面鋪陳出兩人濃厚的情感。本片的愛情屬真實故事改編,讓觀眾感受到愛情和同志之愛的至死不渝,還有愛的力量方能強壯及改變世人的觀點。提姆和約翰的父母也從原本的反對到接受兩人的性向與感情,提姆的爸爸還在女兒的婚禮上邀兒子跳舞,最後將提姆交到約翰手上;媽媽則不認同牧師在約翰的葬禮上用朋友的身分提起提姆,這兩者的小動作無疑是一種接受和肯定。約翰的媽媽也是從冰冷和失望的態度轉成接受和溫暖,她和提姆一起輪班照顧約翰,有時還和提姆有說有笑,就算結局是死亡,這一切發生的看似白忙一場,提姆和約翰的愛還是改變和感動了很多人。他倆的愛甚至在充滿死亡氣氛的醫院裡點出一線明亮,約翰的父親來醫院造訪時看到了病人的痛苦和瀕死的狀態,頓時感到喘不過氣。可是當他來到約翰的病房時,提姆卻和約翰苦中作樂,以此忘卻病魔的纏身。甚至連約翰的母親都在病房開約翰的玩笑,逗得提姆笑靨不散。如果要以死亡結束,不如用愛和笑容做為長眠的開始。


《這個夏天有點怪 / Liebmann》

看完之後,發現本片的重點不在同志之情,而是主角的自我放逐和療癒。後來導演也在影後座談會上證實這一點,她將主角的背景設定成同志純粹是表明自己的政治立場。導演的手法其實很明顯,因為同志之愛在本片屬於襯托的部分,不過也因為如此不經意,同志之愛在片中是如此自然和純粹。安提克(Antek Liebmann)從影片開始就沒有交代其背景,新居所的鄰居雖然有人關懷和照料,但是他依舊保留自己的背景。直到他和賽巴斯汀(Sébastian)擦出火花,他才願意像對方坦承自己的一切。比起細心照料、處處關懷還對安提克傾心的關妮薇(Geneviève),安提克更能對一樣身為同志的賽巴斯汀坦誠相見,甚至一起裸泳、共枕。歸屬是自己選擇的,就算相處時間不長,也能建立起這種關係。導演以同志的設定做為自己的政治觀點,也體現了同志擁有「身分政治」的定義。因為「出櫃」即是一種公開自己的特殊身分之行為,身分政治就是打破原有的階級、制度所產出的另一種模式,推論應該為導演用同志這種身分表現她在社會主意行動之立場的原因。導演無心的手法使她多次出席各國的酷兒影展,雖然她想表達的理念和同志沒有直接關聯,卻也受到這一方面的認同和肯定。


《愛是一隻貓 / Tomcat》


這部的拍攝技術相當漂亮,鏡頭照到動物細緻的動作、樹林的清幽和人類與植物的互動,使人不忘人類在進入城市文明前也是大自然的一份子,想必愛情也一樣,可是暴力也是一樣。安德烈(Andreas)和史蒂芬(Stefan )的愛很甜蜜,他們總是待在一起、抱在一起、膩在一起,他們的貓也在他倆之間過著無憂無慮的生活。可是當史帝芬不小心錯殺貓咪時,他和安德烈的愛情開始崩解。有如死嬰或流產的夫妻無法在一起,兩位男主角的愛受到動搖和質疑。安德烈開始設下防護,用迴避和施壓反駁史蒂芬的愛;史帝芬陷入自責和失去的痛苦,不論他失去的是貓還是安德烈。死亡發生後,安德烈和史蒂芬依然住在一起,他們卻有最遙遠的距離。愛他可是碰不到;愛他可是害怕他,愛讓人矛盾也讓人疑慮,究竟他們之間的關係是甚麼?可是很顯然他們依舊愛對方,史帝芬因為愛所以遷就安德烈的恐嚇、讓安德烈痛打他來發洩、接受安德烈的冷漠;安德烈則不選擇分居、用施壓的方式隱藏恐懼、不讓史帝芬碰他卻接受他做的餐點。兩人尷尬、癱瘓的關係在史帝芬意外受傷後開始改善。安德烈體驗到失去史帝芬的可能性,而失去史蒂芬比失去貓是更大更深的恐懼;或許安德烈也覺得史帝芬已得到教訓,因為他失去了一隻眼睛,抵消了他錯殺貓的罪孽。然而,史帝芬會出意外全是因為他想挽回安德烈。史帝芬因為錯殺貓而失去安德烈;安德烈因為他的防護而差點失去史帝芬,所以安德烈是不是也差點變成錯殺史帝芬的兇手?意外發生後,兩人雖然破冰,但也沒有以前甜蜜。安德烈仍然無法接受史帝芬奪走貓的事實,史帝芬的內疚也依然沒有消失,他們的關係還是一上一下,安德烈屬要求的一方,史帝芬則是聽從的一方,可是他們都一樣害怕回不去那種信任且沒有距離的關係。然而,最終促使他們沒有離開對方的還是愛情。因為愛情,所以殺了貓後會恐懼,可是還是在一起;因為愛情,接受內外的施壓和自責的懲罰,也不願意反抗和頂撞;因為愛情,就算碰不到對方也可以承受,只要對方還願意在自己身邊。貓活著的時候,他們是甜蜜、熱烈的愛情;貓死亡的時候,他們是接受殘缺、恐懼、暴力圍繞的愛情。直到最後確認了自己的情感,確定除了他也不想和其他人共度餘生,那麼還是會觸碰對方、渴望對方的溫度、接受對方的擁抱,無論對方是甚麼樣的人,只要一起建立雙方的情感和關係,也就無所謂了。


《酷戀青春 / Barash》


本片體現了沉迷於藥物和菸酒的青少年生活,就算女主角娜碼(Naaama Barash)的裝飾和衣著全屬於粉色、愛心、動物等可愛小物和造型,貌似稚嫩的小女孩卻喜歡這種叛逆、上癮的生活。反觀娜瑪的情人赫克許(Dana Hershko)充滿龐克氣息,粗魯大力的舉止和動作,有時還穿著半透明、若隱若現的衣著,一樣是喜歡夜生活、吸毒和耽溺於情愛。娜瑪在遇到赫克許前並不覺得自己是個同志,她的性向是遇到赫克許後才開始顯現,可是又不是那種「青少年混淆」或是「一時衝動」,因為她會因為赫克許的存在而開心;知道她和前女友搞上後憤怒;像姐姐坦承自己喜歡赫克許時害羞;還有當赫克許以沉默拒絕她的告白時悲傷。娜瑪的一舉一動很快就說服觀眾她對赫克許的認真和感情。《酷戀青春 》是一部同志性向被發掘後,沒有迷茫、沒有疑慮也沒有措手不及,而是很快進入到熱戀的喜悅並享受其中。娜瑪跳過了同志可能會遇到的衝擊和困擾,自然而然得讓整個事件發生,甚至連兩位摯友看到她和赫克許的親暱後都表現得無所謂、豪無批判,製造出同性戀情和異性戀情是一樣自然、沒有異樣和鄙視的情感。除了愛情外,影片也特別描述了娜瑪和家人的關係,也感受到娜瑪在家中的孤僻和排斥。母親雖然看似關心姐姐和她,卻和他們有層隔閡;父親責怪家人沒有關心對方,自己卻是最不關心家人的人。其中有一段當一家人討論姐姐的失蹤時,電視播著搞笑節目,所以當他們你一句我一句拼湊線索時,語畢就會出現電視的笑聲,彷彿潮笑這家人的荒誕和搖搖欲墜的關係。姐姐蘿拉雖然是影片中出場最少的腳色,卻是娜瑪最能傾訴的對象,甚至在娜瑪心碎時在她身邊陪伴她,可想而知同年齡層又同性的力量是很有影響力。《酷戀青春 》給出一段青澀、純粹的愛戀和心碎,還有微微的不顧一切,如同娜瑪意識到自己可能留不住赫克許時,將自己的頭髮剃成和赫克許一樣,將記號留在自己身上紀念得不到的愛,宣誓所有人赫克許就是她愛的全部。


《05:59 愛上你/Paris 05:59》


超限制級,可是「限」的部分也只在性愛場景,沒有任何暴力、血腥、戀屍等濃稠的畫面,所以我覺得還好不算很「噁心」。這部片我其實是在今年的金馬奇幻影展觀賞,這次酷兒影展播放時,友人甚至去三刷,好評也是源源不絕。兩位男主角西奧(Théo)和雨果( Hugo)就像《愛在週末邂逅時(Weekend)》在夜店/砲房相識,一夜情後對對方產生情愫。不過《愛在週末邂逅時》有兩天,《05:59 愛上你》只有九十分鐘,跳過約會、見朋友、離別的橋段,西奧和雨果在凌晨前就確認了情感,那是愛情的濃烈和衝動,也是讓人奮不顧身愛下去的勇氣。就像雨果主動告白時,他也說他們有可能走不到最後,有可能會分手也會離別,可是此時不愛更待何時。本片也帶入愛滋的元素,原本使人害怕、悲傷和痛苦的愛滋在片中顯得平易近人,雖然會恐懼也會排斥,愛滋沒有拆散兩人,反而愛意越濃。畢竟會有愛滋是因為兩人發生關係,會不帶套發生關係是因為渴望太大而等不及,「我覺得我們做愛時真的在製造愛!」片頭雖然用許多性愛鏡頭訴說同性戀者/各種人類對性愛的需要和渴求,性愛是一種原始的衝動和生理需求,可是當兩人間從「性愛」昇華到「做愛」,性愛提升成心理需求和兩人關係的親膩。此時,性愛不單單只是身體上的刺激,而是精神上的索求與愛情的深度。所以西奧與雨果做完愛後,不像普通的砲友完事便散,他們一起騎單車、「浪漫路跑」,這種你追我和我追你的純情畫面,將一夜的煽情與刺激化作愛情的純真和甜美,連路人也看著兩人的情感不斷升溫。難纏愛說話的老人、做捲餅的異鄉男孩還有搭第一班車上班的女人,雖然他們都會和西奧與雨果聊天,卻也凸顯單隻的寂寞。雖然法國人確實甚麼人都可以聊,連在廁所遇到不認識的人都可以開聊到好像是朋友一樣,這部片真實還原法國人愛說話的特質。男主角二人自凌晨相遇至05:59,與電影開始至結束的實際片長是一致的,從兩人認識到決定在一起的經過全部呈現給觀眾(我看到時間第二次跳出來就開始計時!最後影片結束時還在座位上加減乘除算是不是他們相處的時間), 感覺很像某部份的《愛在日落巴黎時(Before Sunrise)》男女主角兩人相遇到影片結束不斷的談話。 一見鍾情看似未滿,認真想要對方後就定情,最後05:59跳到06:00的結局真是太高明,超越片名給予的想像和預計,也讓看起來不滿足的時間定位到整點,給了一個完美的數字,意味完滿的愛情,還有讓人期待的未來。



2016/10/29

深擁一世情/Holding the Man (2015) : What happens to my soul if I go mad?...


What happens to my soul if I go mad? Does it stay trapped inside or is it floating free?
如果我瘋了,我的靈魂會如何?它會困在我心裡,還是自由漂泊?

- 深擁一世情/Holding the Man (2015)


為妳說的謊/The Light Between Oceans (2016) : You only have to forgive once...


You only have to forgive once. To resent, you have to do it all day, every day.
原諒只需要一次。憎恨需要一整天,而且每一天都在發生。

- 為妳說的謊/The Light Between Oceans (2016)


2016/10/17

《更好的世界》暴力和道德都打不贏不公平的世界



目前為止,最讓我難消化的兩支片子,
一支是《謊言的烙印》,另一支就是《更好的世界》。
現在一年快過去了,《更好的世界》已經消化的差不多了,
《謊言的烙印》依舊還在「分解」中...太沉重又太現實的片子真的難以用語言說明。

霸凌不只發生在學校、同學間,大人、工作、社會等出現的暴力更為嚴重,甚至危害到人的性命和自由。2011年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獎的《更好的世界(In a Better World)》描述著小孩間和大人間發生的衝突和霸凌,在學校因為弱小而被欺負;替兒子打抱不平卻遭對方賞巴掌;偏遠地區的惡霸以剖開孕婦的肚子來娛樂。影片使用不同的情境闡述人們遭到這種侵犯的心理反應、道德掙扎,成功使觀眾思考自己的心態運作和迷思。導演蘇珊娜畢爾 (Susanne Bier)將麥可佩斯伯蘭特(Mikael Persbrandt)飾演的主角安東(Anton)設定為一位非洲難民營的醫師,不畏辛苦把自己的心血和工作奉獻給缺乏資源的偏遠地區,安東看似是個無私、善良的聖人,可是這份工作也讓他無法確定道德和正確的認知。


身為難民區的醫生,安東的工作必須醫療任何種族和人群,即便害無辜者受傷的惡人向他求助,他也「必須」治好他。如果用人權來衡量,不管是甚麼人都有資格被醫療;可是如果用正義來衡量,醫好惡霸後他仍回繼續作惡,屆時會有更多的人受傷受難。這兩個選擇都是經過道德後產生的泥淖,基於自己的道德所以此人該獲救,卻也基於那個人沒有道德所以更多人就會遇難。究竟是要犧牲自己的道德感來拯救更多人?還是犧牲自己的正義感來拯救這個人?導演利用安東夾雜在兩者間動彈不得的狀態,用客觀的方式告訴觀眾沒有一個選擇是絕對正確或絕對錯誤,事情總是一體兩面,人類還沒有到達兩全其美的境界。你選擇拯救這個人,其他人會因為他而受苦,可是你是醫生,你能不拯救你的病人嗎?起先安東和惡人談判,希望利用時間和辯論為其他人爭取安全和平靜。但這位惡人連一具屍體都想侵犯,意味著他的道德感和正義感已徹底抹滅殆盡。安東憤怒到強行拖他離開醫療基地,尚未痊癒的惡人在大眾的憤恨下得到「制裁」,可是安東卻沒有因此感到輕鬆。安東雖然用模稜兩可的理由將惡人趕出,可是他心知肚明這有違他的醫德理念,因為他等於是用暗示性的方式拒絕醫療病人,甚至默許他人動用暴力奪走其性命。被侵犯的人覺得憤怒,安東也覺得憤怒,因為憤怒所以安東最後和這些人落在一樣的地帶,他沒有因為在非洲行醫而更加高尚、偉大,他也是個普通人,甚至和那個殺人的惡霸或殺掉惡霸的民眾沾著同樣的鮮血。安東無奈這個世界是在血債血還的輪迴中運行,暴力不因道德或正義方能停止,暴力因為暴力而暫時停止,可是暴力不會消失。


如果暴力可以暫停霸凌,那麼暴力是否為一個停止霸凌的好方法?馬克思李加(Markus Rygaard)飾演安東的兒子伊里亞斯(Elias)和威廉尼爾森(William Johnk Nielsen)飾演的克里斯丁(Christian)就是採用以暴制暴的方式。伊里亞斯平常在學校遭受欺負,以往他都是用漠視的態度忍受一切,直到轉學過來的克里斯丁用刀子要脅霸凌者,伊里亞斯的觀念和道德感才開始轉變。伊里亞斯和克里斯丁都認為他們的生活不公平,伊里亞斯乖巧卻常被欺負,克里斯丁善良的媽媽因為癌症過世,如今他們成為憤恨記俗的朋友。以大人的角度看,如果小孩拿刀威脅同學;做炸藥轟車子,看起來是多不成熟、多有問題的行為。可是大人想不到,小孩無法忍受不公平待遇和霸凌太久。我們讀過的童話故事不都是英雄打擊壞蛋的故事,大人怎能錯怪小孩用激烈的行動防衛自己的自由與權益。何況大人連自己的衝突都解決不了?克里斯丁就這麼保護著伊里亞斯,看似他們是打擊不平等的正義人士,事實是同學開始討好或避開都是出於他們害怕。他們害怕克里斯丁和伊里亞斯會是下個侵犯自己的人,克里斯丁和伊里亞斯以為的打擊邪惡並沒有到達實質上的效果。就連伊里亞斯也會怕克里斯丁,畢竟伊里亞斯有安東的傳輸和輔導,使他對暴力存有懷疑和恐懼。但他最後抗拒不了霸凌者自食惡果的美好,亦或自己不在身為弱小一方的誘惑,伊里亞斯為了維護他和克里斯丁的交情,答應克里斯丁做炸藥轟炸打他爸爸的男人。


男人因為欺負自家的兒子,安東只好上前理論、說教,但對方一定不聽勸,還動手打人。安東雖然指導伊里亞斯心境上的昇華與風度的重要,可是伊里亞斯無法完全理解父親的觀念,因為此時安東就像伊里亞斯在學校遭到霸凌,卻甚麼也不做也甚麼也不說。克里斯丁看不慣男人的輕狂,用他一貫以暴制暴的手段反擊,手做炸彈放在男人的車下以替安東抱不平。然而,有對母女愛爆炸前幾秒經過,伊里亞斯為了不讓她們遭到轟擊而跑上前阻止,卻讓炸彈炸傷了自己!以暴制暴雖然可以輕易吸引霸凌者的注意和退縮,但也存在著傷到無辜第三者的可能性。伊里亞斯最後因為道德感的升起,促使他防止無辜女人和女孩的受難。如果她們受傷必定也算遭到不公平的待遇,那也算是「霸凌」,而始作俑者就是伊里亞斯和克里斯丁。受傷的伊里亞斯是他應得的「報應」,也是克里斯丁應得的。當克里斯丁以為自己失去伊里亞斯時,他的情緒和觀念再度崩解。因為自己甚麼也不做,所以媽媽癌症去世;因為自己多做了甚麼,害好朋友喪失性命。克里斯丁保護伊里亞斯免受霸凌,卻讓伊里亞斯在自己的炸藥下重傷,這是何等的諷刺也是何等的失控?他們兩人之於安東,安東拯救惡霸的話,就會讓更多人受傷,不救的話,就等於放棄一條性命;伊里亞斯不反抗霸凌的話,就得繼續忍氣吞聲,用暴力反抗的話,就必須一直施展暴力;克里斯丁不施暴的話,就無法表達他對這個社會多失望多難過,一旦施暴就有可能傷到無辜的人。影片用他們三人的經歷和角度,表達岌岌可危的處境和復仇的危險行徑,不是為了逼觀眾做出選擇,而是供給觀眾多方面思考的可能性。直到伊里亞斯受傷,克里斯丁才能理解安東面對霸凌的反應和舉止。雖然安東或克里斯丁採取的方式不見得就能解決問題,至少克里斯丁和伊里亞斯跨越了原本狹隘的視野,有能力思考更多面和更廣的事情。

《更好的世界》除了以霸凌為題材外,也充斥了很多社會面向和人性呈現。拿「死刑」的議題舉例,支持死刑的人就是採用報復式的克里斯丁、被惡霸施壓的民眾;反對死刑的人即為為惡人行醫的安東、忍耐霸凌的伊里亞斯。不管支持者還是反對者都沒有誰對誰錯,因為安東、伊里亞斯、克里斯丁的下場,說明了暴力和道德都無法停止霸凌和作惡,恐懼才是掌控一切的根源。害怕自己被欺負所以去欺負人,不論是安東用轉念的方式不計前過,還是伊里亞斯或克里斯丁採取以暴制暴的方式,都無法真正解決衝突和霸凌。這世界本來就不公平,自由、人權、性命不會因為暴力或道德就不被侵犯,如果人類抱著恐懼的心情度日,霸凌和衝突只會不斷循環發生。片名《更好的世界》就是在祈求一個沒有衝突也不會不公平的世界。然而,除非每個人類認真覺得霸凌和侵犯不會使自己的日子更好,不然這些恐懼是不會終止,人類只能眼睜睜反覆看著自己在缺乏人性的世界裡倖存。


2016/10/16

非關男孩/About a Boy (2002) : Suddenly I realized - two people isn't enough...


Suddenly I realized - two people isn't enough. You need backup. If you're only two people, and someone drops off the edge, then you're on your own.
突然我意識到兩個人是不夠的,你需要後援,如果你只有兩個人,那麼當那個人撐不住倒下,你就只剩一個人了。

- 非關男孩/About a Boy (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