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馨感人又詼諧逗趣的《非關男孩(About A Boy)》,表面上給予孤獨之人陪伴與溫暖,亦或鼓勵大家打開心門接納友人,其實本片也控訴著父權的墮落和原生家庭的崩解現象。父權是指在家中或體制下以男性為中心的權力,由於男性被要求扮演掌握權力和自主權優勢的「支配著」,所以也被稱家長制、家長統治。尼可拉斯霍特(Nicholas Hoult )飾演的小男孩馬克斯(Marcus)在片頭就失去了父親,還是個已經另組第二個家庭的父親,一個家庭中少了父權的存在,意指傳統家庭的不健全和失衡。加上東妮克莉蒂(Toni Collette) 飾演其母親費歐娜(Fiona)並沒有實現支撐家庭的責任,她憂鬱、喝酒、自殺,無法好好照料馬克斯。整個家庭明顯陷入一種崩壞的狀態,即便馬克斯因為父母的關係而稍顯成熟,有能照顧自己也有心照顧媽媽,可是身為家庭階級裡最低的孩子卻也對整個家的支柱無能為力。何況,馬克斯身材稍小,纖細溫和,在學校是被嘲笑也是被欺負的對象,他的形像沒有一絲陽剛之氣,反倒偏向陰柔的性質。所以馬克斯的原生家庭是沒有父權所平衡的力量,陰性力量又過多過沉以至於家庭性質的崩解。
無法面對母親自殺、在學校常被霸凌的馬克斯無處可逃,唯有威爾的家是他的庇護所。威爾性格乖僻,厭惡與他人擁有穩定的關係,馬克斯卻是破除他最後一道防線的力量。兩人因緣際會下開始接觸對方,到後來發展一段忘年之交,但這意味著威爾可以成為父權的行使者,為馬克斯的家庭負起責任嗎?事實並非如此,馬克斯比觀眾更早察覺家庭支柱與責任的崩落,所以落了陣腳要威爾和媽媽相親,結果形成一場荒謬又尷尬的場景。威爾無法代替馬克斯的爸爸行使父權,因為他本身就不是個懂的父權的男人。可是威爾和馬克斯的關係是比父子更難得的友誼,原因是這份情誼跨越了年紀和權力的限制。馬克斯雖然對威爾有基本的尊重,卻不像對長輩那麼畢恭畢敬,反而像跟同輩嘻鬧、聊天、互動;威爾從一開始的不情願到後來「降級」與馬克斯找樂子、談心事,顯得兩人打破父權和家庭的體制互相照料對方。甚至當威爾和費歐娜吵架時,馬克斯發現相處不久的威爾竟然比有血緣關係的母親更了解他,再次證明原生家庭的缺陷與非血親關係情感交流上的濃度。雖然費歐娜不見得完全是家庭缺陷的好例子,因為她在情感上仍緊繫著馬克斯,可是她的行動和心理障礙將自己設下防護線,只願待在自己的小世界相信一切都會很美好,造就她巨大的盲點和責任缺失。費歐娜這類心理屏障和殘破又是另一層的探討和歸類,觀眾只要知道她在家庭中喪失了共同經營家庭的能力就好。威爾和馬克斯則是在潛移默化下組了個小家庭,在對方需要時伸出援手、給予對方建議和意見或是替對方擺不平,他們在原先沒有負擔家庭的那方,進階成為扛起家庭的負責人。行使同樣的模式,他們的家庭也越來越大,他們能為更多的人負起責任,而這些人也願意為他們負責。
影片中甚至結合了聖誕節的色彩,從第一年不順的聖誕節到大家共同開心聚會的聖誕節,一在諷刺聖誕節團聚應該要有的美好,二在呈現非血緣關係的團聚也是可以一樣美好。甚至連威爾的父親都是因為寫了一首聖誕歌而走紅,讓他一輩子不愁吃也不愁穿。然而,這份「聖誕大禮」是讓他失去父權的原因之一,也是隱約體現威爾和他父親關係不見得正面的象徵,又一次打破原生家庭「應該」要有的美好。《非關男孩》不是為了強調父權的重要性,因為兩位男主角都是父權遭受破碎的那方,說明了父權不是家中唯一的支柱。雖然有提到父權的失衡和原生家庭的崩解,不過將這些「破碎」的人組合在一起,成為一個完整的重組家庭。重組家庭會完整不是因為受到血緣的聯繫,而是每個人真心要與對方成為一家人,真心想為對方復出和負責,使得一個家可以更美好也更強壯。家庭成員不見得每個都要有血緣,父權不見得是要負起家庭責任的一方,家庭成員共同分擔責任才是現代家庭必要的條件。
參考資料
〔1〕開眼電影網:非關男孩 About A Boy
圖片來源
〔1〕Rogerebert.com
〔2〕yaansoon.com
〔3〕Cinema
〔4〕About A Boy at Official Facebook